[发明专利]一种茶香型可食用米茶纸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936493.4 | 申请日: | 2022-08-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529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1 | 
| 发明(设计)人: | 杨海波;沈叶青;袁增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海波 | 
| 主分类号: | A23L7/117 | 分类号: | A23L7/117;A23F3/16;A23F3/32;A23L33/00;A23P30/10;A23F3/18 | 
| 代理公司: | 无锡风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461 | 代理人: | 胡颖 | 
| 地址: | 224000 江苏省盐城市阜宁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香型 可食用 米茶纸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茶香型可食用米茶纸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01:茶粉制备:将茶叶加入去离子水,在80℃条件下煮泡30min后,通过100目筛过滤后,得到茶叶提取物,将茶叶提取物通过喷雾干燥得到茶叶提取物干粉;S02:茶纳米纤维制备:将步骤S01过滤后产生的茶叶捣碎后在纤维素酶及半纤维素酶酶解1h,在50℃‑70℃烘干,粉碎并过80目筛,置于100mL的1%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浸泡后,在2.0MPa蒸汽闪爆6min,过滤洗涤,在60℃条件下烘干,并在40MPa条件下经高压均质机中进行处理,本发明以茶叶为原料煮泡30min,充分提取及利用了茶叶中得多种有效成分,解决了现有市场上可食用保鲜膜低食用性、低营养性和抗氧化性低的问题,提高了可食用保鲜膜的食用、营养及保健的功能特别为特俗消费人群所接受。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技术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茶香型可食用米茶纸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茶是160多个国家日常消费的一种受欢迎的饮料。研究发现茶叶中所含的化学成份1600多种。茶叶中主要成分有儿茶素、咖啡碱、茶叶碱、可可碱、胆碱、茶鞣质、黄嘌呤、黄酮类及甙类化合物、萜烯类、醇类、酸类、醛类、酯类、酚类、内酯、芳香油化合物、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游离氨基酸还含有钙、磷、铁、硒、锰、氟、碘、铜、锗、钼、锌、镁等多种矿物微量元素。茶叶中的这些成份共同组成了茶的色、香、味、体特有的品质,形成了具有人体保健功能作用的生理活性物质,茶能消食去油腻、降火明目、宁心除烦、清热解毒、生津止渴。茶中含有的茶多酚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性,具有降低和稳定血糖的作用,可以诱导体内抗氧化酶活性,是人体内自由基的良好清除剂,可以调节肝脏的I、II相解毒酶,可以抑制亚硝酸胺等多种致癌物质在体内合成;它还能防止紫外线对皮肤的损伤作用,从而保护女性皮肤。用茶水洗脸,还能达到清洁面部的油脂、收敛毛孔、减缓皮肤老化作用。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此外,香气对于茶叶感官质量具有很大影响,目前茶叶中的香气物质已有600种被挖掘。近十年来,许多研究表明茶具有神经保护功能。与药物相比,茶的神经保护作用具有多靶点、无毒、协同作用好等优点。茶叶生产中的茶多酚、茶氨酸、咖啡因和茶黄素对神经功能的影响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已有研究表明茶多酚、茶氨酸、咖啡因对神经方面都有作用。
现代茶叶深加工技术迅速发展,可以迅速扩大到糖果、冷食、糕点、烘焙、饮料等多个休闲领域,甚至还可以中间添加剂的方式渗透进入保健品、化妆品等日用品行业,应用范围广大决定了茶叶深加工产业必将形成一个规模很大的规模经济产业。国内已有的茶叶深加工食品企业,但由于资金与技术投入有限,茶食品的产品品种比较单调。考虑将茶叶含有的丰富的有效成分,因此,本发明充分利用茶叶中有效成分的功效,制备了一种茶香型可食用米茶纸制备方法。
1.目前市场上的可食用薄膜多为蛋白、淀粉、纤维素、动植物胶可食用膜其主要营养成分即淀粉中富含的碳水化合物,但是这些保鲜膜本身食用、营养及保健价值十分有限。
2.目前市场上得可食用保鲜,主要是通过物理方式避免食品品质变化,延长食品货架期,即便有部分可食用保鲜膜添加抗氧化剂达到抗氧化的目的,但是抗氧化得效果任不太难以达到预期。
3.大部分的大多可食用保鲜膜会另外加入其它成分起到增加其的柔韧性和延展性,但是本发明所使用的纳米茶纳米纤维,不但可以充分利用茶叶废料也可以最大限度提高可食用膜—米茶纸的柔韧性和延展性。
4.目前市场上用淀粉制备的可食用保鲜膜,由于其含有大量淀粉的存在很难被特殊人群的消费者接受,如糖尿病患者及减肥人群,并且可食用保鲜膜的应用广泛,常规的可食用保鲜膜也很难作为糖尿病患者等特殊人群所用药物的包装。
5.其次,可食用得保鲜膜大多厚度为0.02-0.025mm之间透明,无味,致使风味单一,使得消费者在食用的过程中缺少一定的感观享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茶香型可食用米茶纸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海波,未经杨海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3649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提高纳米纤维干燥再分散效率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电解液的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