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合型F-比率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934444.7 | 申请日: | 2022-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610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1 |
发明(设计)人: | 徐小峰;程龙;姜朋飞;秦明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太洋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K11/06 | 分类号: | C09K11/06;G01N21/64 |
代理公司: | 上海宏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97 | 代理人: | 乔建 |
地址: | 201906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型 比率 荧光 探针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复合型F‑比率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质量比为1:0.5‑0.7:0.01‑0.1的六水合氯化铕、3,5‑二羧基苯基硼酸和已合成的R混合均匀后,加至DMF/H2O的混合溶液中,搅拌均匀后得到初步混合溶液;S2、将步骤S1得到的初步混合溶液转移到高压釜的聚四氟乙烯容器中,并在100‑150℃下加热6‑18小时,得到一种混合物;S3、将步骤S2得到的混合物冷却至室温,经离心保留沉淀,用DMF和乙醇将沉淀彻底清洗,并在室温下干燥,得到R@Eu‑MOF复合物,R@Eu‑MOF复合物即复合型F‑比率荧光探针。本发明公开的R@Eu‑MOF具有纳米级的片状结构,便于分散,响应速度快,且R@Eu‑MOF可以用于对水相中氟离子的高灵敏度、低检出限、高选择性检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有机框架荧光材料领域,特别是涉及复合型F-比率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氟离子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适量摄入氟离子有益于牙齿和骨骼的健康。过多或过少的摄入氟离子都会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例如:氟中毒、尿结石、肿瘤、骨质疏松。氟及氟化物作为重要的化学物质在各个行业有着广泛的应用。所以发展快速便捷的水相中氟离子定性和定量检测方法有重要的意义。
传统的氟离子检测方法有氟离子选择性电极、离子色谱法等,但存在着成本高、操作复杂、不易携带等缺点。相比之下,荧光比率法是通过两个波长荧光强度的比值变化检测目标物,可以通过自我校正消除不定因素的影响,所以比率法是目前检测离子的最佳选择。
现有的大多数氟离子荧光探针是依据荧光强度变化来识别分析物,在使用过程中往往会受到探针浓度、光漂白及设备等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误差。同时,现有的氟离子荧光探针易受到其它阴离子干扰,存在响应灵敏度低,难以在纯水体系应用等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复合型F-比率荧光探针,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灵敏度低、难以在纯水体系应用、易受光源的强度和仪器灵敏度的影响的问题,同时,本发明还将提供复合型F-比率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此外,本发明还将提供复合型F-比率荧光探针的应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复合型F-比率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质量比为1:0.5-0.7:0.01-0.1的六水合氯化铕、3,5-二羧基苯基硼酸和已合成的R混合均匀后,加至DMF/H2O的混合溶液中,搅拌均匀后得到初步混合溶液;
S2、将步骤S1得到的初步混合溶液转移到高压釜的聚四氟乙烯容器中,并在100-150℃下加热6-18小时,得到一种混合物;
S3、将步骤S2得到的混合物冷却至室温,经离心后保留沉淀,用DMF和乙醇将沉淀彻底清洗,并在室温下干燥,得到R@Eu-MOF复合物,所述R@Eu-MOF复合物即复合型F-比率荧光探针。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R包括氟硼二吡咯类分子。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六水合氯化铕、3,5-二羧基苯基硼酸和已合成的R的质量比为1:0.6:0.01-0.1。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在步骤S1中,DMF/H2O的混合溶液中DMF和H2O的体积比为7:3。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在步骤S2中,初步混合溶液转移到高压釜的聚四氟乙烯容器中,并在120℃下加热12小时。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复合型F-比率荧光探针,采用上述复合型F-比率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制备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太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太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3444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