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合型F-比率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934444.7 | 申请日: | 2022-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610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1 |
发明(设计)人: | 徐小峰;程龙;姜朋飞;秦明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太洋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K11/06 | 分类号: | C09K11/06;G01N21/64 |
代理公司: | 上海宏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97 | 代理人: | 乔建 |
地址: | 201906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型 比率 荧光 探针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复合型F-比率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质量比为1:0.5-0.7:0.01-0.1的六水合氯化铕、3,5-二羧基苯基硼酸和已合成的R混合均匀后,加至DMF/H2O的混合溶液中,搅拌均匀后得到初步混合溶液;
S2、将步骤S1得到的初步混合溶液转移到高压釜的聚四氟乙烯容器中,并在100-150℃下加热6-18小时,得到一种混合物;
S3、将步骤S2得到的混合物冷却至室温,经离心后保留沉淀,用DMF和乙醇将沉淀彻底清洗,并在室温下干燥,得到R@Eu-MOF复合物,所述R@Eu-MOF复合物即复合型F-比率荧光探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型F-比率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R包括氟硼二吡咯类分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型F-比率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所述六水合氯化铕、3,5-二羧基苯基硼酸和已合成的R的质量比为1:0.6:0.01-0.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型F-比率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DMF/H2O的混合溶液中DMF和H2O的体积比为7: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型F-比率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初步混合溶液转移到高压釜的聚四氟乙烯容器中,并在120℃下加热12小时。
6.复合型F-比率荧光探针,其特征在于,采用上述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型F-比率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制备而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复合型F-比率荧光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型F-比率荧光探针中R与Eu-MOF的质量比为0.1-1:180。
8.利用权利要求6所述的复合型F-比率荧光探针在对氟离子检测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检测步骤如下:
S4、将R@Eu-MOF复合物加水配制成R@Eu-MOF溶液;
S5、在R@Eu-MOF溶液中定量加入待测样品和水,定容后混合均匀,孵育1-5min;
S6、加至比色皿中,在260nm激发下记录其荧光光谱;
S7、根据荧光强度比值与氟离子浓度的标准曲线得到待测样品中氟离子的浓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复合型F-比率荧光探针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7中,构建所述荧光强度比值与氟离子浓度的标准曲线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71、R@Eu-MOF复合物加水配制成浓度为0.2mg/mL的R@Eu-MOF溶液;
S72、在R@Eu-MOF溶液中滴加0.1mM新配制的NaF溶液,使混合溶液中氟离子的最终浓度范围为0~30μM;
S73、将步骤S72得到的混合溶液混合均匀,孵育1min后,加入比色皿中,在260nm激发下记录其荧光光谱,计算420nm与616nm处荧光强度的比值I420/I616与氟离子浓度关系,得到荧光强度比值与氟离子浓度的标准曲线。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复合型F-比率荧光探针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72中,使混合溶液中氟离子的最终浓度为0μM、2.5μM、5μM、7.5μM、10μM、12.5μM、15μM、17.5μM、20μM、22.5μM、25μM、27.5μM、30μM,分别记录这些浓度下混合溶液的荧光光谱,计算I420/I616与氟离子浓度的关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太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太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3444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