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斑马鱼评价乳制品中溴氰菊酯毒性水平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920324.1 | 申请日: | 2022-08-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564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8 |
| 发明(设计)人: | 卢曼慧;黄亚芳;张耀广;李兴佳;杨晓燕;白晓云;王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君乐宝乳业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33/04 | 分类号: | G01N33/04 |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科诚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3113 | 代理人: | 刘兰芳;李琳 |
| 地址: | 05000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斑马 评价 乳制品 中溴氰菊酯 毒性 水平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斑马鱼评价乳制品中溴氰菊酯毒性水平的方法,包括依次进行的以下步骤:S1.制备梯度浓度的溴氰菊酯标准样品暴露液;S2.将斑马鱼胚胎暴露在溴氰菊酯标准样品暴露液中培养;S3.观测斑马鱼发育情况,拟合溴氰菊酯浓度‑斑马鱼发育情况曲线,确定检出限;S4.将斑马鱼胚胎暴露在待测乳制品暴露液中培养,观测斑马鱼发育情况,将数据代入溴氰菊酯浓度‑斑马鱼发育情况曲线,即可检测出待测乳制品中溴氰菊酯毒性水平,当数值大于检出限时报阳性检出。本发明提供一种用斑马鱼评价乳制品中溴氰菊酯毒性水平的方法,可以直观展示溴氰菊酯对生物体的影响,综合多种观测指标,科学合理地测定了乳制品中的溴氰菊酯含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安全评价技术领域,涉及乳制品中溴氰菊酯毒性检测,具体地说是一种用斑马鱼评价乳制品中溴氰菊酯毒性水平的方法。
背景技术
溴氰菊酯是第二代拟除虫菊酯杀虫剂,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杀虫剂之一,由于其低毒、高效、残留少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农业和公共卫生领域。然而,大多数杀虫剂对生态系统都有影响,并且由于它们的广泛使用,会导致严重的环境问题:由于溴氰菊酯的亲脂性,生物膜和组织可以很容易地吸收它们,在生物体内长期积累的同时,可能对水生环境造成破坏。目前已在孕妇尿液中发现溴氰菊酯代谢物,接触溴氰菊酯可能导致低磷血症,这可能与电解质再分配和细胞内或细胞外区室之间的肾功能受损有关。溴氰菊酯通常对神经系统也有影响,会引起细胞凋亡,有研究表明溴氰菊酯可以诱导出现发育毒性、神经毒性和心血管毒性。
目前对于溴氰菊酯的检测多集中于仪器方法,只能机械的检测溴氰菊酯的含量,不能直观表示其生理毒性现象,但是由于生物体本身有一定的解毒能力;且一些有毒物质,如溴氰菊酯,会在生物体内富集或者代谢,这些都会对生物体内该物质的含量造成影响,因此仅用仪器检测的方法不能合理的表征溴氰菊酯含量对生物体造成的影响。现有技术中对溴氰菊酯的研究仅在部分植物、小鼠之间开展,并且只对溴氰菊酯进行某一器官的单独毒性研究,缺乏溴氰菊酯对生物体整体毒性水平的评价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要提供一种用斑马鱼评价乳制品中溴氰菊酯毒性水平的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缺少能合理表征溴氰菊酯含量对生物体整体毒性影响的方法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斑马鱼评价乳制品中溴氰菊酯毒性水平的方法,包括依次进行的以下步骤:
S1.制备梯度浓度的溴氰菊酯标准样品暴露液;
S2.将斑马鱼胚胎暴露在溴氰菊酯标准样品暴露液中培养;
S3.观测斑马鱼发育情况,拟合溴氰菊酯浓度-斑马鱼发育情况曲线,确定检出限;
S4.将斑马鱼胚胎暴露在待测乳制品暴露液中培养,观测斑马鱼发育情况,将数据代入溴氰菊酯浓度-斑马鱼发育情况曲线,即可检测出待测乳制品中溴氰菊酯毒性水平,当数值大于检出限时报阳性检出。
作为一种限定,所述观测斑马鱼发育情况,观测指标包括孵化率、体长、头部面积、眼部面积、节间血管长度、背侧纵向吻合血管长度、心包水肿比例、心包面积和SV-BA距离。
作为另一种限定,所述步骤S1具体包括:
用经过处理的乳制品和二甲基亚砜作为溶剂将溴氰菊酯配置成不同浓度的标准样品浓缩液,再用培养水稀释,即得所述溴氰菊酯标准样品暴露液。
作为进一步限定,所述步骤S2具体包括:
选择转基因斑马鱼与野生AB型斑马鱼进行侧交,取得受精卵,挑选发育正常的胚胎分别放入经培养水稀释的溶剂和不同浓度的溴氰菊酯标准样品暴露液中,每组设置平行样,27~28℃恒温培养24~72h。
作为更进一步限定,所述步骤S3具体包括:
S31.将斑马鱼幼鱼摆放至两眼重合的侧卧位进行观测,若未孵化,则将膜挑破,再将斑马鱼幼鱼摆放至两眼重合的侧卧位进行观测,采集图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君乐宝乳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君乐宝乳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2032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