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桥梁底面施工用自平衡作业车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920092.X | 申请日: | 2022-08-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104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7 |
| 发明(设计)人: | 谢君利;关迎;张军军;孔艳丽;席鹏超;鲁俊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河科技学院 |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E01D19/10 |
| 代理公司: | 上海互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32 | 代理人: | 韦志刚;曹月明 |
| 地址: | 450062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桥梁 底面 施工 平衡 作业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桥梁底面施工用自平衡作业车,其可在桥梁上进行作业,在作业时,作业平台可以从桥梁上移动到桥梁的侧面或底面;通过自平衡装置实现作业车中的作业平台的自平衡性能,根据实时判断作业平台上作业人员的数量以及作业时的重量,并根据总的重量适时调整自平衡部三个配重块的位置,进而实现实时动态的调整,从而稳定作业平台,减少对转动部结构的机械损伤,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桥梁底面施工用车辆,具体涉及一种桥梁底面施工用自平衡作业车。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对于桥梁底面施工,需要大型桥梁作业车移动至桥梁底或固定至水面上,再利用升降装置将作业平台移动到桥梁的周围,进行相应的作业,作业平台一般不超过3个人,主要用于桥梁工程的安装、检测等,大型桥梁作业车移动并固定在湿软的河床上或水面上非常不方便;并且作业平台常需要根据不同的作业要求进行转动、升降,而对于作业平台上,其本身由于采用转动连接,且无自平衡装置,在人员站上作业平台上时,常常造成作业平台发生因人员的重量造成晃动不稳,对作业人员的安全造成影响。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桥梁底面施工用自平衡作业车,所述桥梁底面施工用自平衡作业车包括车体1、设置在车体1上的旋转台2、设置于旋转台2上的第一升降机构3、设置于第一升降机构3上的水平机构4、设置于水平机构4上的第二升降机构5、转动设置于第二升降机构5底部的作业平台6。
作业平台6包括作业部61、转动部62、自平衡部63,转动部62包括转动驱动机构和回转支撑轴承621,在作业平台6的作业部61上设置有围栏611以及均匀设置在作业部61底部多个压力传感器,多个压力传感器组成传感器阵列;每个作业人员作业时的重量为Gi,作业人员距回转支撑轴承621中心的水平距离为Li,其中i表示第i个作业人员;作业部61自身重量为G0,作业部61自身重心距回转支撑轴承621中心的水平距离为L0。
自平衡部63包含配重块A、配重块B、配重块C、配重驱动部分和配重控制系统,配重块A、配重块B、配重块C分别固定连接在输送机构A、输送机构B和输送机构C上,配重块A的重量为GA,配重块B的重量为GB,配重块C的重量为GC。
优选地,四个支撑脚7可折叠地设置于车体1的四角处,支撑脚7包括可转动连接在车体1转动部以及设置于转动部内部可升降的升降脚部。
优选地,旋转台2设置在车体1的上部,其可带动第一升降机构3、水平机构4、第二升降机构5和作业平台6进行360°的旋转。
优选地,第一升降机构3包括立柱31、滑动套32、第一升降丝杆驱动机构33,立柱31固定在旋转台2上,丝杆驱动机构33设置在立柱31的顶部,丝杆驱动机构33可驱动滑动套32沿着立柱上下运动。
优选地,水平机构4固定连接在滑动套32上,水平机构4包括水平导轨41、水平滑块42、水平丝杆驱动机构43,水平丝杆驱动机构43驱动水平滑块42沿着水平导轨41进行水平往复运动。
优选地,第二升降机构5固定连接在水平机构4的水平滑块42上,第二升降机构5包括第一升降架51、第二升降架52、第二升降丝杆驱动机构53,第一升降架51固定在水平滑块42上,第二升降丝杆驱动机构53固定在第一升降架51上,第二升降丝杆驱动机构53驱动第二升降架52沿着第一升降架51作滑动升降运动。
本发明的发明点和有益的技术效果:本发明设计的桥梁底面施工作业车直接固定在稳定的桥面上,避免将大型桥梁作业车移动并固定在河床或水面上引起的塌陷、不稳等弊端;通过在作业平台上设置自平衡部,通过自平衡部中的传感器阵列检测作业人员作业时的重量,其不仅仅包括作业人员自身的重量,还包括因作业而产生的重量变化,其检测的为总的重量,并根据总的重量适时调整自平衡部三个配重块的位置,进而实现实时动态的调整,从而稳定作业平台,减少对转动部结构的机械损伤,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河科技学院,未经黄河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2009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