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对野生茶树定位的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919432.7 | 申请日: | 2022-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2911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4 |
发明(设计)人: | 诸葛天秋;杨小平;郭春雨;罗跃新;庞月兰;胡启明;苏敏;韦柳花;罗小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壮族自治区茶叶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S5/02 | 分类号: | G01S5/02;G01S19/46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行阳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38 | 代理人: | 范斌 |
地址: | 541004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野生 茶树 定位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野生茶树定位的装置及方法,定位装置包括手持GPS器、加速度传感器、蓝牙和蓝牙接收装置;所述手持GPS器用于定位一处相对野生茶树预设的第一地理位置,所述加速度传感器用于记录所述预设地理位置到达离野生茶树预设距离的行走轨迹,所述蓝牙安装在野生茶树上,所述蓝牙接收装置通过所述蓝牙指引出野生茶树的位置。定位方法包括记录方法和寻找方法。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茶树种质资源调查过程中精准定位野生茶树生长位置,辅助科研人员对野生茶树开展生长特性的持续调查研究,解决已挂牌调查的野生茶树定位难、寻找难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野生茶树资源调查保护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对野生茶树定位的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茶(Camellia sinensis L.)为山茶科山茶属多年生常绿乔木、小乔木或灌木,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茶树的分布主要集中在南纬16度至北纬30度之间,茶树喜欢温暖湿润气候,喜光耐阴,适于漫射光下生长。我国是茶树的原产地之一,茶树种质资源十分丰富。野生茶树资源是一个巨大基因库,从遗传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细胞学、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研究茶树起源、演化、分类等均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因此对野生茶树种质资源进行考察、收集、保存和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茶树种质资源调查需要春、夏、秋三季分别调查芽、枝条和花果特征特性,但是野生茶树资源生长在远离耕作区和生活区的原始密林中,科研人员首次发现性状特异植株进行挂牌,其后再去寻找挂牌植株较为困难,无法完整收集野生茶树资源的特征特性。
目前,茶树资源的收集手段和方法也已得到了较大改进,如全球卫星定位仪(GPS)、数码设备的应用,使资源考察、信息的采集更加准确可靠,野生茶树在调查收集过程中,虽然进行了定位仪(GPS)定位标识,第二或第三次进行调查观测其生长数据时,存在无法找到之前挂牌野生茶树植株,导致野生茶树资源调查收集过程中存在信息缺失,研究数据不完善,研究深度精准度有待提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对野生茶树定位的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对野生茶树定位的装置,包括手持GPS器、加速度传感器、蓝牙和蓝牙接收装置;所述手持GPS器用于定位一处相对野生茶树预设的第一地理位置,所述加速度传感器用于记录所述预设地理位置到达离野生茶树预设距离的行走轨迹,所述蓝牙安装在野生茶树上,所述蓝牙接收装置通过所述蓝牙指引出野生茶树的位置。
进一步,所述蓝牙接收装置通过所述蓝牙并根据AOA定位算法以指引出野生茶树的位置。
一种对野生茶树定位的方法,包括记录方法和寻找方法;所述记录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通过手持GPS器对离野生茶树在预设距离且有明显标识物的第一地理位置进行记录,并将所述第一地理位置记为A点;
步骤二,以A点为起点行走到达离野生茶树预设距离的第二地理位置,行走过程中通过加速度传感器记录下行走轨迹,并将所述第二地理位置记为C点,所述行走轨迹记为轨迹B;
步骤三,在野生茶树上安装蓝牙;
步骤四,将A点以及轨迹B的数据上传到相应的系统;
所述寻找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根据手持GPS器的记录,到达A点;
步骤二,根据加速度传感器的记录,从A点沿着轨迹B到达C点,然后开启蓝牙接收装置并通过蓝牙根据AOA定位算法指引出野生茶树的位置,按照指引到达茶树位置D点即可。
进一步,所述第一地理位置为离野生茶树最近村庄的村委会。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野生茶树在调查收集过程中实现持续开展对野生茶树的持续研究,进一步解决野生茶树易找,定位准等问题。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茶叶科学研究所,未经广西壮族自治区茶叶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1943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