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枝接聚乙烯醇改性材料及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917605.1 | 申请日: | 2022-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604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9 |
发明(设计)人: | 王毅;罗森凯;林建辉;谭贵良;王悦辉;徐梦雪;朱岸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 |
主分类号: | C08F16/06 | 分类号: | C08F16/06;C08F8/14;C08F8/46;C08G63/82;C08G67/04 |
代理公司: | 广东雅商律师事务所 44652 | 代理人: | 杜海江 |
地址: | 5284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枝接 聚乙烯醇 改性 材料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枝接聚乙烯醇改性材料及制备方法,枝接聚乙烯醇改性材料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聚乙烯醇100份;均相溶剂20‑40份;单体12‑25份;催化剂PMLCl 0.1‑1份;酰氯2‑10份;蒸馏水40份;无水乙醇10份,制备方法是先将聚乙烯醇在一定温度下溶解于均相溶剂中,加入接枝单体,在温度和催化剂的作用下利用单体上的羰基与聚乙烯醇进行反应,将单体引入聚乙烯醇的主链上,再进行聚合延长接枝物的链段,之后加入封端剂,聚乙烯醇未反应的羟基封端得到聚乙烯醇改性树脂,能有效的减低聚乙烯醇的熔融温度和提高其热分解温度,同时保留生物可降解性,热塑可加工窗口拓宽至60‑100℃;在湿润的土壤中可在三周到五周内得到有效降解,制备方法操作方便,工艺流程简单,可批量生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聚乙烯醇改性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改善可热塑加工的聚乙烯醇改性方法。
背景技术
聚乙烯醇(PVA)是一种水溶性的高分子,它是一种以醋酸乙烯为原料,经聚合醇解后的水溶性高分子。具有良好的水溶性、成膜性、抗静电性、耐溶剂性和可生物降解性的环境友好材料。它是一种优良的聚合物,在涂料,气体阻隔膜,分散剂,粘合剂,造纸助剂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国内主要采用乙烯法和乙炔法等工艺生产聚乙烯醇。至2019年,我国的聚乙烯醇年生产量达到137.1万t/a,其中约70.0%由电石乙炔法生产。2018年,我国聚乙烯醇的表观消费量为63.9万吨。
PVA由于其分子链上存在许多侧位的羟基,因此在分子链间存在许多氢键,从而使PVA的熔点值接近于分解温度,并易在160℃进行脱水醚化,230℃时出现热分解,从而给PVA的热加工带来了难度。为了扩大PVA的熔融加工窗口,多数方法是通过在PVA中添加增塑剂改性削弱其分子间力,使得聚乙烯醇的熔融温度降低,扩大热塑加工窗口。但增塑剂的加入不仅会影响PVA本身的性能还会带来污染,显然不是解决聚乙烯醇热塑加工性能的最优解。随着我国的聚乙烯醇产能不断扩大,对聚乙烯醇的热塑加工性能进行改良,提高PVA熔融加工效率,对扩展其应用范围及市场十分重要。
目前,人们对PVA的改性如王茹、杨芳、邹石龙等采用增塑剂的方法在分子水平上控制PVA的聚集态结构,限制其结晶,降低其熔点,增加其热稳定性,改善PVA体系的流变性能,得到可吹塑成膜的加工材料。共混采用淀粉做第二组分,许立帆用淀粉、增塑剂对PVA改性制备了聚乙烯醇/淀粉薄膜。于九皋、周向阳等研究了淀粉/PVA材料的最优配方及性能,使用混合增塑剂有效提高淀粉/PVA材料的耐水性能,力学性能,拉伸强度20MPa。袁海宽等以聚丙烯腈中空纤维超滤膜作为基体,PVA、全氟磺酸作为共混物质,酒石酸作为交联剂,制备了PVA/PAN、PVA-PFSA/PAN复合膜料,复合膜的渗透通量显著提高。
在当前的PVA改性研究中,人们主要关注点在PVA的氢键作用与结晶性对亲水性及加工性的影响方面。对改性聚乙烯醇力学性能、热学性能及生物降解性相对较少,为了解决聚乙烯醇热塑性加工窗口窄的问题,通过化学改性,拓宽聚乙烯醇热塑加工窗口,降低聚乙烯醇的熔融温度,提高聚乙烯醇的热分解温度,提高聚乙烯醇的耐热性能,通过设计、制备新型催化剂降低反应空间效应,减少接枝反应的无序性、提高可控性,同时催化聚合反应,控制接枝聚合链段数量与长度,提高耐水性,同时保持生物降解性能,因此提供一种枝接聚乙烯醇改性材料是有迫切的需求。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熔融温度低,热分解温度高,同时保留生物可降解性的枝接聚乙烯醇改性材料。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枝接聚乙烯醇改性材料,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聚乙烯醇(CAS:9002-89-5)100份;均相溶剂20-40份;单体12-25份;催化剂PMLCl 0.1-1份;酰氯2-10份;蒸馏水40份;无水乙醇10份;
所述催化剂PMLCl的制备方法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未经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1760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