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旋转氧化锆靶材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210897437.4 | 申请日: | 2022-07-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904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8 |
| 发明(设计)人: | 杨永添;吴健;周昭寅;刘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尤特新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3C14/08 | 分类号: | C23C14/08;C23C14/35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一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369 | 代理人: | 金兆松 |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旋转 氧化锆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氧化锆靶材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旋转氧化锆靶材,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氧化锆粉20‑30份、改性碳纳米管协配剂10‑15份、稀土调配剂6‑10份、硅灰石改性处理液35‑45份。本发明硅灰石的针状结构具有填补效果,协配金属铌,不仅增强产品的密度性能,同时也改善了产品的导电性,通过改性碳纳米管协配剂、稀土调配剂和硅灰石改性处理液之间的协配,共同增强产品之间的密度、导电性,以及导电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氧化锆靶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旋转氧化锆靶材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旋转靶材相对于平面靶材有很多的优点,1)平面靶利用率低,最高能达到35-40%,平面靶更换频繁,对于规模化生产会增加工序及不利于设备维护,影响产能。而旋转靶利用率高,可以达到70%以上,维护周期长,产能高,避免了平面靶的缺点;2)溅射速度快,为平面靶的2-3倍;3)有效的减少打弧和表面掉渣,工艺稳定性好等。
现有的氧化锆靶材稳定性差,虽具有导电效率,但在酸碱环境下,导电性能变差,基于此,本发明对其改进优化处理。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旋转氧化锆靶材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旋转氧化锆靶材,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
氧化锆粉20-30份、改性碳纳米管协配剂10-15份、稀土调配剂6-10份、硅灰石改性处理液35-45份。
优选地,所述旋转氧化锆靶材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
氧化锆粉25份、改性碳纳米管协配剂12.5份、稀土调配剂8份、硅灰石改性处理液40份。
优选地,所述改性碳纳米管协配剂的制备方法为:
S01:将10-20份碳纳米管加入到25-35份去离子水中,分散均匀,得到碳纳米管分散液;
S02:将1-3份盐酸加入到5-10份壳聚糖溶液中,随后加入2-5份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搅拌混合充分,得到添加处理剂;
S03:将添加处理剂、碳纳米管分散液按照重量比1:6搅拌混合,然后再加入添加处理剂总量2-6%的硫酸镧,以500-1000r/min的转速搅拌20-30min,搅拌结束,水洗、干燥得到改性碳纳米管协配剂。
优选地,所述壳聚糖溶液的质量分数为8-14%。
优选地,所述稀土调配剂为氧化钇、氧化钕、氧化铈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物。
本发明的发明人发现未添加改性碳纳米管协配剂,产品的密度降低,同时导电性能变差,改性碳纳米管协配剂采用碳纳米管代替,产品的性能效果相差不大,以及未加入硫酸镧、未加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产品的性能均出现变差趋势,只有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制备的改性碳纳米管协配剂,对产品的密度、导电性能改进效果最明显。
优选地,所述硅灰石改性处理液的制备方法为:
S11:将30-40份硅灰石加入到50-60份丙酮中分散均匀,然后加入6-9份浓硝酸,超声分散处理,最后再水洗、干燥;
S12:将3-6份硅溶胶加入到10-20份海藻酸钠溶液中分散搅拌均匀,然后再加入1-5份烷基磺酸钠,搅拌混合充分,得到改性剂;
S13:将金属铌、S11的产物按照重量比1:8混合加入到足量的改性剂中,于55-65℃下搅拌反应20-30min,反应转速为300-400r/min,搅拌结束、得到硅灰石改性处理液。
优选地,所述海藻酸钠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0-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尤特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尤特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9743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