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厚度大于60mm的355MPa级别厚钢板的板形控制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897029.9 | 申请日: | 2022-07-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510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8 |
| 发明(设计)人: | 徐海健;沙孝春;乔馨;王东旭;左羽剑;杨雨泽;靳铁辉;张小溪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B1/22 | 分类号: | B21B1/22;B21B37/32;B21B37/74;B21B45/00;B21B45/02;B21B37/16;B21B15/00;C22C38/02;C22C38/04;C22C38/06;C22C38/12;C21D8/02 |
| 代理公司: | 鞍山嘉讯科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24 | 代理人: | 陶新亚 |
| 地址: | 114000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厚度 大于 60 mm 355 mpa 级别 钢板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厚度大于60mm的355MPa级别厚钢板的板形控制方法,钢板化学成分为:C0.13%~0.18%,Si0.25%~0.3%,Mn1.25%~1.40%,P≤0.03%,S≤0.025%,Al0.015%~0.04%,Nb0.03%~0.05%,N≤0.012%,Ceq≤0.40%且Ceq=C+Mn/6;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钢板采用250~360mm厚度的铸坯经中厚板往复式轧机轧制后得到;生产过程包括铸坯加热、轧制、冷却、热矫直及钢板堆垛缓冷;无需后续冷矫处理,就能满足钢板的板形控制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板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厚度规格大于60mm、屈服强度355MPa级钢板的板形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为了提高中厚板产品竞争力,部分中厚板产品采用以“水”代合金的生产工艺,但随着板厚增加以及采用TMCP工艺,导致钢板易产生碎浪缺陷,同时板形控制难度较大,如生产高建钢、工程结构用钢等产品时,板形无法达到自动焊接要求,严重影响客户使用,交货日期长,其他钢种也存在严重碎浪问题。此类钢板的特点为轧件厚、对轧制力及温度变化非常敏感,生产中极易出现浪形缺陷、轧废等问题,废次品率高,轧完的钢板出现类似瓦楞板的板形,导致平直度超标,不易形成批量生产能力。尤其是60mm以上厚度产品,多数钢板的板形均需要经压平机压平进行挽救,无法压平时还得进行补轧,浪费了原材料,影响了生产效率,增加了生产成本,严重影响钢板一次通过率,导致特厚钢板制造成本显著增加,延长了交货周期。
由此可见,如何解决上述厚度规格60mm以上、屈服强度355MPa级钢板的板形问题,提高钢板一次通过率,是该规格级别钢板开发及应用的关键。
迄今为止,国内外对厚度大于60mm、屈服强度355MPa级别钢板板形控制研究甚少。公开号为CN103722023A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TMCP高强船板板形控制方法”,对轧后高强度船板的板形控制有效。但该方法适用的钢板厚度为30-60mm,对厚度超过60mm以上钢板的板形控制没有涉及。公开号为CN101069896A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中厚板板形控制方法”,能够减少30mm厚钢板轧后浪形。但该方法由于末道次没有压下量,无法完全消除钢板的浪形;且由于轧机只有上下两个辊与钢板接触的,末道次没有压下量时,不能消除前面轧制道次产生的翘头等板形缺陷。
期刊论文“热轧薄规格板生产过程的优化控制”(《河南冶金》2020.8)中,通过优化加热、轧制及压下规程,解决了厚度规格在6-10mm,薄规格钢板板形控制问题,但是其生产方法无法满足厚度60mm以上钢板的板形控制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厚度大于60mm的355MPa级别厚钢板的板形控制方法,无需后续冷矫处理,就能满足钢板的板形控制要求,解决了此类钢板由于轧件薄、温降快,生产中极易出现浪形,影响钢板一次通过率、费次降率等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厚度大于60mm的355MPa级别厚钢板的板形控制方法,钢板生产过程包括铸坯加热、轧制、冷却、热矫直及钢板堆垛缓冷;具体步骤如下:
1)铸坯加热;将铸坯送入步进式加热炉加热至1245~1270℃,均热段和加热段的总加热时间为4~5.5h,总在炉时间为6~7h;保证加热后钢坯的上下表面温差小于3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鞍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9702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