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888763.9 | 申请日: | 2022-07-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715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1 |
| 发明(设计)人: | 任锦宇;张方振;王新星;高志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9G3/32 | 分类号: | G09G3/32;G09G3/3225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李静 |
| 地址: | 10001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阵列 显示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通过设置多个级联的移位寄存器输出第一驱动信号。以及通过设置与第二驱动信号线一一对应耦接的输出控制电路,可以基于第一驱动信号,向耦接的第二驱动信号线输出第二驱动信号。这样可以使输出控制电路实现驱动耦接的第二驱动信号线的功能,从而将现有技术中的栅极驱动电路替换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输出控制电路,进而可以降低电路的复杂性,降低成本以及降低边框的宽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产品不断发展,分辨率不断提高,集成功能越来越多(触控、指纹识别等),其栅极驱动电路结构也愈加复杂,在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Diode,OLED)及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显示产品中,一般都需要设置栅极驱动电路以实现像素控制。然而,栅极驱动电路的结构较复杂,从而导致制作工艺复杂,制作成本也会随之提高,增加边框宽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阵列基板,包括:
第一控制电路,包括多个级联的移位寄存器;
多条第一驱动信号线,所述多条第一驱动信号线与所述多个级联的移位寄存器一一对应耦接;所述移位寄存器被配置为向耦接的第一驱动信号线输出第一驱动信号;
第二控制电路,包括多个输出控制电路;
多条第二驱动信号线,所述多条第二驱动信号线与所述多个输出控制电路一一对应耦接;其中,一个所述移位寄存器与至少一个所述输出控制电路对应设置;所述输出控制电路被配置为基于所述第一驱动信号,向耦接的第二驱动信号线输出第二驱动信号;
对于对应设置的所述移位寄存器与所述输出控制电路,所述移位寄存器输出的所述第一驱动信号与所述输出控制电路输出的所述第二驱动信号具有电平相反的时间段。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阵列基板还包括:与所述多个级联的移位寄存器耦接的多条时钟信号线;
一个所述输出控制电路与至少两条时钟信号线耦接;
对于对应设置的所述移位寄存器与所述输出控制电路,所述移位寄存器耦接的时钟信号线与所述输出控制电路耦接的时钟信号线不同。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一个所述移位寄存器与一个所述输出控制电路对应设置,所述移位寄存器耦接的时钟信号线定义为第一时钟信号线;
一个所述输出控制电路与两条时钟信号线耦接;所述输出控制电路耦接的两条时钟信号线定义为第二时钟信号线和第三时钟信号线;
对于对应设置的所述移位寄存器与所述输出控制电路,所述输出控制电路耦接的第二时钟信号线传输的时钟信号与所述移位寄存器耦接的第一时钟信号线传输的时钟信号之间的相位差为1/8T,所述输出控制电路耦接的第三时钟信号线传输的时钟信号与所述移位寄存器耦接的第一时钟信号线传输的时钟信号之间的相位差为3/8T,T为所述第一时钟信号线传输的时钟信号的周期。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输出控制电路包括: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第三晶体管、第四晶体管;
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控制极与所述第二时钟信号线耦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一极与第一参考信号端耦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一极耦接;
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控制极与所述第三时钟信号线耦接,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二驱动信号线耦接;
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控制极与所述第二时钟信号线耦接,所述第三晶体管的第一极与第二参考信号端耦接,所述第三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二驱动信号线耦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8876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