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敞车和集装箱的翻车机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883945.7 | 申请日: | 2022-07-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083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7 |
| 发明(设计)人: | 黄炎生;杜君;刘青;屈建新;熊光宝;周俊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武汉重工装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G67/48 | 分类号: | B65G67/48;B65G67/50 |
| 代理公司: | 武汉红观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47 | 代理人: | 王昌亮 |
| 地址: | 430000***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敞车 集装箱 翻车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敞车和集装箱的翻车机,其包括:托辊、翻车机转子、驱动电机、第一驱动缸、靠板、压车模块和铰接杆,翻车机转子设置在托辊上方,驱动电机驱动翻车机转子转动,翻车机转子内侧设置有承载平台,承载平台上有敞车或带有集装箱的平车,第一驱动缸的固定端与翻车机转子铰连接,靠板在第一驱动缸的驱动下选择性地抵持在敞车或集装箱侧面,压车模块设置在翻车机转子内侧,压车模块选择性地压紧敞车或集装箱,所述铰接杆的一端与滑块铰连接,铰接杆的另一端与承载平台铰连接,靠板在铰接杆的作用下更加稳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铁路翻车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敞车和集装箱的翻车机。
背景技术
翻车机是一种用于散料货物转运的高效作业装置,其主要用于铁路系统中,针对敞车或平车进行翻车卸货操作,常见的翻车机包括翻车系统、靠车系统和压车系统,翻车系统实现对敞车或平车进行翻转卸货操作,靠车系统则用于从侧面对敞车和/或平车进行抵持压紧,压车系统则从上方将敞车或集装箱等结构压紧在平车表面,以实现对敞车的竖直方向进行固定。
然而现有技术中,靠车系统采用整块抵靠板对敞车侧面进行压紧,例如中国专利CN106044288A,其中附图提供了一种侧面抵靠板结构,但是方案中靠板的重力完全由侧面驱动的缸体结构进行支撑,作用于缸体上的作用力与缸体的驱动方向垂直,这种受力方式不利于缸体的结构稳定性,侧面靠板产生的重力剪切力甚至会阻碍缸体的正常驱动,从而降低侧面抵靠的抵靠力,影响对敞车的固定效果。
有鉴于此,本发明专利旨在提供一种能够提高侧面靠板的结构稳定性的用于敞车和集装箱的翻车机。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靠车机构更加可靠的用于敞车和集装箱的翻车机。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敞车和集装箱的翻车机,包括托辊、翻车机转子、驱动电机、第一驱动缸、靠板和压车模块,所述翻车机转子设置在多个平行设置的托辊上方且翻车机转子与托辊滚动连接,驱动电机驱动翻车机转子转动,翻车机转子内侧设置有承载平台,承载平台上选择性设置有敞车或带有集装箱的平车,所述第一驱动缸固定安装在翻车机转子内侧,第一驱动缸的驱动端固定设置有靠板,靠板在第一驱动缸的驱动下选择性地抵持在敞车或集装箱侧面,所述压车模块设置在翻车机转子内侧,压车模块选择性地压紧敞车或集装箱远离承载平台的一面,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铰接杆,所述铰接杆的一端与靠板铰连接,铰接杆的另一端与承载平台铰连接,第一驱动缸的固定端与翻车机转子铰连接。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还包括第二驱动缸和抵持块,第二驱动缸设置在翻车机转子内侧且位于第一驱动缸靠近承载平台的一侧,第二驱动缸的驱动端固定设置有抵持块,所述第二驱动缸的驱动方向与承载平台所在平面平行,抵持块在第二驱动缸的驱动下选择性地抵持在敞车侧面或平车侧面。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抵持块的数量不少于两个,多个抵持块沿平行于翻车机转子的转轴的方向阵列设置。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压车模块包括至少三对第一压车机构,所述成对第一压车机构对称排布在集装箱远离承载平台的一面沿宽度方向的边缘,多对第一压车机构沿集装箱长度方向阵列排布,第一压车机构均设置在翻车机转子内侧,第一压车机构选择性地压紧在集装箱远离承载平台的一侧。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第一压车机构包括第一液压缸和第一压板,所述第一液压缸固定安装在翻车机转子内侧,第一液压缸的驱动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压板,所述第一液压缸的驱动方向与承载平台所在平面垂直,第一压板在第一液压缸的驱动下选择性地压紧集装箱远离承载平台的一面沿宽度方向的边缘。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其中两对第一压车机构的第一压板分别正对集装箱远离承载平台一面的四个角。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第一压板在第一液压缸的驱动下选择性的压持敞车上部车帮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武汉重工装备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武汉重工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8394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反应器的半线圈焊接方法
- 下一篇:一种血沉试验管及其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