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涡轮壳体气密性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210882609.0 | 申请日: | 2022-07-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2659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26 |
| 发明(设计)人: | 马榕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正杰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M3/28 | 分类号: | G01M3/28 |
| 代理公司: | 无锡亿联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625 | 代理人: | 李晶晶 |
| 地址: | 214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涡轮 壳体 气密性 检测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涡轮检测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汽车涡轮壳体气密性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包括下模块;所述下模块的内部固接有电缸;所述下模块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多组一号滑杆;通过设置的磁性密封盖、一号密封塞和二号密封塞分别将涡轮外壳的通孔堵塞,实现对涡轮外壳密封便于直压气密性检测,将涡轮外壳放置在下模块内,上模块压合在下模块上形成密闭空腔,外接气泵加压进入密闭空腔内,实现对涡轮外壳快速气密性检测,利用挤压块插入密封压块的内部,并挤压橡胶板和密封软垫收缩变形,一号弹性件挤压密封压块压合下模块,提高对密闭空腔的密封效果,利用橡胶球堵塞导气管的排气口,降低密闭空腔内的气体回流,提高对大量涡轮外壳检测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涡轮检测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汽车涡轮壳体气密性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汽车涡轮是汽车引擎中的风扇,利用废气将燃料蒸汽吹引至引擎,其外壳包裹在涡轮外,具有较好的气密性,在涡轮外壳生产时也需要对其气密性严格把控。
公开号为CN111442883B的一项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涡轮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透明的检测口,所述检测口一侧设置有角度检测机构,所述检测口另一侧设置有间隙检测机构,所述检测口正下方设置有传感器,所述机架上还设置有第一固定机构,所述第一固定机构一侧设置有第二固定机构,所述第一固定机构另一侧设置有限位机构,此专利操作便捷,能够快速对涡轮开口盖处进行气密性检测。
在汽车涡轮壳体生产时,需要对汽车涡轮壳体进行气密性检测,但目前针对汽车涡轮壳体气密性检测的装置结构复杂,密封效果差,并且操作难度大,在日常使用中发现检测的效率慢。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涡轮壳体气密性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汽车涡轮壳体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下模块;所述下模块的内部固接有电缸;所述下模块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多组一号滑杆;所述电缸的输出端固接有上模块,且上模块与多组一号滑杆顶端固接;所述上模块的内部固接有导气管;所述下模块的内侧壁固接有磁性固定座;所述磁性固定座的内部放置有磁性密封盖;所述磁性固定座与磁性密封盖相互靠近时能够异性相吸;所述磁性密封盖的侧壁插接有涡轮外壳;所述涡轮外壳的内侧壁插接有一号密封塞;所述涡轮外壳的内侧壁插接有二号密封塞;在汽车涡轮壳体生产时,需要对汽车涡轮壳体进行气密性检测,但目前针对汽车涡轮壳体气密性检测的装置结构复杂,密封效果差,并且操作难度大,在日常使用中发现检测的效率慢,因此将涡轮外壳的三个开口分别使用磁性密封盖、一号密封塞和二号密封塞进行封堵,并将密封后的涡轮外壳放置在下模块的内部,利用磁性密封盖与磁性固定座磁性相吸限位卡接,电缸的输出端带动上模块下滑,三组一号滑杆相互配合下滑,上模块压合在下模块的顶端拼合成密闭空腔,通过外接气泵加气进入导气管的内部,对密闭空腔内加压,利用直压方式对涡轮外壳气密性检测,加压完成后测量内部压力变化,即可看出产品气密性是否存在问题,便于快速检测涡轮外壳气密性,操作简单。
优选的,所述上模块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有多组二号滑杆;所述二号滑杆的底端固接有密封压块;所述二号滑杆的侧壁套接有一号弹性件;当上模块压合在下模块的顶端时,由于上模块与下模块拼合容易产生缝隙,从而导致加压气体向外释放,所以利用密封压块在上模块下滑时先对下模块顶端挤压,二号滑杆被挤压滑动在上模块的内侧壁,密封压块同时挤压一号弹性件受力收缩,增强上模块与下模块之间的密封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正杰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正杰机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8260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