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挤出吸塑的多层改性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有效
| 申请号: | 202210876536.4 | 申请日: | 2022-07-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521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30 |
| 发明(设计)人: | 陆佳伟;郑元俭;余文建;李保印;宋丹;王绍杰;王文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万华化学(宁波)有限公司;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32B27/32 | 分类号: | B32B27/32;B32B27/06;B32B27/20;C08L53/00;C08L23/14;C08L23/20;C08L67/04;C08L51/06;C08J5/18;C08L71/00;C08L77/02;F25D23/06;B29B9/06;B29C48/07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5812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挤出 多层 改性 聚丙烯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用途 | ||
1.一种可挤出吸塑的多层改性聚丙烯复合材料,包括改性树脂1和改性树脂2,其中,改性树脂1包含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
嵌段共聚聚丙烯树脂 40-70份,
三元无规聚丙烯树脂 10-40份,
1-聚丁烯树脂 5-20份,
聚己内酯树脂 10-30份,
马来酸酐接枝改性聚丙烯树脂 2-10份,
润滑剂 0.2-1份,
抗氧剂 0.2-1份;
改性树脂2包含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
嵌段共聚聚丙烯树脂40-70份,
三元无规聚丙烯树脂10-20份,
聚醚胺 2~5份,
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接枝改性聚乙烯弹性体树脂5~15份,
尼龙6树脂5~20份,
润滑剂 0.2-1份,
抗氧剂 0.2-1份;
以改性树脂1和改性树脂2的总质量为100%计,改性树脂1的质量占比为70~90%,改性树脂2的质量占比为10~30%;
所述多层改性聚丙烯复合材料通过将改性树脂1、改性树脂2分别置于两台挤出机中进行塑化,通过共挤挤出模头流延制备双层板材,将制备的板材经过120~140℃高温预处理5~20min后进行冷却,吸塑成型。
2. 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多层改性聚丙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在230℃,2.16kg的测试条件下,所述嵌段共聚聚丙烯树脂的熔指为≤10 g/10min。
3. 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多层改性聚丙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在230℃,2.16kg的测试条件下,所述嵌段共聚聚丙烯树脂的熔指≤5 g/10mi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改性聚丙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在230℃,2.16kg的测试条件下,所述三元无规聚丙烯树脂的熔指≤20g/10min,熔融温度≤14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层改性聚丙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在230℃,2.16kg的测试条件下,所述三元无规聚丙烯树脂的熔指≤10g/10min,120℃≤熔融温度≤14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改性聚丙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在190℃,2.16kg的测试条件下,所述的1-聚丁烯树脂的熔指≤15g/10min。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层改性聚丙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在190℃,2.16kg的测试条件下,所述1-聚丁烯树脂的熔指≤10g/10min。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改性聚丙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在160℃,5kg的测试条件下,所述聚己内酯树脂的熔指≤10g/10min。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层改性聚丙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在160℃,5kg的测试条件下,所述的聚己内酯树脂的熔指≤5g/10min。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改性聚丙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在230℃,2.16kg的测试条件下,所述的马来酸酐接枝改性聚丙烯树脂的熔指为20~50g/10min,马来酸酐接枝率为0.5~1.5%。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改性聚丙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醚胺的数均分子量≥3000。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改性聚丙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在190℃,2.16kg的测试条件下,所述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接枝改性聚乙烯弹性体树脂的熔指为2~10g/10min,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接枝率≥2%。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多层改性聚丙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接枝率为2~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万华化学(宁波)有限公司;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万华化学(宁波)有限公司;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7653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