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的纯电模式限扭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876132.5 | 申请日: | 2022-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230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30 |
发明(设计)人: | 姚蒙蒙;时艳茹;张佳骥;张芳;郭姗姗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潍坊潍柴动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8/12 | 分类号: | B60L58/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赵祎 |
地址: | 261001 山东省潍坊***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模式 控制 方法 装置 电子设备 介质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车辆的纯电模式限扭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涉及汽车电子技术领域,通过获取包括单体电压特征信息的电池特征信息,在监测到单体电压特征信息下降到预设的电压对照信息中的目标电压阈值时,基于目标电压阈值和电压对照信息,确定目标干预电流值;其中电压对照信息包括电压阈值以及电压阈值对应的干预电流值;电压阈值高于整车进行限扭控制的故障阈值;目标电压阈值为电压阈值中满足数值大于单体电压特征信息中的一个;目标干预电流值是在电压对照信息包括的干预电流值中选取的与目标电压阈值对应的干预电流值;基于目标干预电流值,调整车辆的电池包的限制电流值。该方法,可以提升限扭控制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汽车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辆的纯电模式限扭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背景技术
纯电动汽车或纯电模式的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当动力系统的一致性和系统水平欠佳时,持续大电流冲击会使系统内性能最差的电芯提前达到整车进行限扭的故障阈值。
现有方法在此时经过整车控制单元VCU和电池管理系统BMS的双重限制,会极大降低电池包的实际输出能力,同时对于持续高速或大负载的驾驶行为,频繁的电流剧烈变化不仅会降低电池包的动力输出,也会造成整车的闯动,既影响动力电池包的使用安全,又会导致不好的驾驶体验,容易导致车辆运行异常,因此,纯电动汽车或纯电模式的汽车在行驶过程中,限扭控制的稳定性较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的纯电模式限扭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能够基于车辆中电池包的电池特征信息,根据确定出的目标干预电流值控制所述车辆的电池包的限制电流值,从而对车辆进行提前主动限流干预,提升限扭控制的稳定性。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的纯电模式限扭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车辆中电池包的电池特征信息;所述电池特征信息包括单体电压特征信息;
若监测到所述单体电压特征信息下降到预设的电压对照信息中的目标电压阈值,则基于所述目标电压阈值和所述电压对照信息,确定目标干预电流值;其中所述电压对照信息包括电压阈值以及所述电压阈值对应的干预电流值;所述电压阈值高于整车进行限扭控制的故障阈值;所述目标电压阈值为所述电压阈值中满足数值大于所述单体电压特征信息中的一个;所述目标干预电流值是在所述电压对照信息包括的干预电流值中选取的与所述目标电压阈值对应的干预电流值;
基于所述目标干预电流值,调整所述车辆的电池包的限制电流值。
上述方法,通过获取包括单体电压特征信息的电池特征信息,在监测到所述单体电压特征信息下降到预设的电压对照信息中的目标电压阈值时,基于目标电压阈值和所述电压对照信息,确定目标干预电流值;其中所述电压对照信息包括电压阈值以及所述电压阈值对应的干预电流值;所述电压阈值高于整车进行限扭控制的故障阈值;所述目标电压阈值为所述电压阈值中满足数值大于所述单体电压特征信息中的一个;所述目标干预电流值是在所述电压对照信息包括的干预电流值中选取的与所述目标电压阈值对应的干预电流值;基于目标干预电流值,调整所述车辆的电池包的限制电流值。该方法,基于监测的包括单体电压特征信息的电池特征信息,在监测到所述单体电压特征信息下降到预设的电压对照信息中的目标电压阈值时,根据确定出的目标干预电流值控制所述车辆的电池包的限制电流值,从而对纯电动汽车或纯电模式的汽车进行提前主动限流干预,减少出现车辆运行异常,提升限扭控制的稳定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单体电压特征信息为最低单体电压;所述获取车辆中的电池包的电池特征信息,包括:
获取车辆中的电池包的各个单体电芯的电池数据;
根据所述电池数据,得到各个单体电芯的最低单体电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潍坊潍柴动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潍坊潍柴动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7613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