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PU管及其成型模具以及成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875791.7 | 申请日: | 2022-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52568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0 |
发明(设计)人: | 毛建平;毛泽蟒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溪口合美塑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8/17 | 分类号: | B29C48/17;B29C48/325;B29C48/09;B29C48/18;B29K67/00 |
代理公司: | 绍兴上虞鸿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63 | 代理人: | 马鸿杰 |
地址: | 315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pu 及其 成型 模具 以及 方法 | ||
1.一种PU管成型模具,包括模具本体(1),所述模具本体(1)内设置有模芯(2),所述模具本体(1)一端设有第一进料口(31),另一端设有第一环形挤出口(32),所述模芯(2)与所述模具本体(1)之间形成第一流道(3),所述第一进料口(31)与所述第一环形挤出口(32)由所述第一流道(3)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道(3)内设有分隔腔(4),所述分隔腔(4)连接有第二进料口(41),所述分隔腔(4)设有朝向所述第一环形挤出口(32)的开口,所述分隔腔(4)的两侧转动设置有开口调节板(42),所述开口调节板(42)转动连接有连杆(43),所述连杆(43)另一端均与一活动杆(44)转动连接,所述分隔腔(4)内设置有支撑架(45),所述活动杆(44)穿设于所述支撑架(45)上,所述活动杆(44)上设有弹簧座(46),所述弹簧座(46)与所述支撑架(45)之间设置有弹簧(47),所述活动杆(44)尾部连接有拉绳(48),所述拉绳(48)穿出所述模具本体(1)连接于卷线机(49)上;所述第一流道(3)外周设置有环形的第二流道(5),第一环形挤出口(32)外周的所述模具本体(1)上设置有第二环形挤出口(52),所述第二环形挤出口(52)连接所述第二流道(5),所述第二流道(5)连接有第三进料口(51),所述分隔腔(4)外侧的所述第二流道(5)内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流道(5)匹配的滑动杆(54),所述第二流道(5)的端面设有弧形槽(53),所述滑动杆(54)一端与弧形槽(53)滑动限位,所述滑动杆(54)上设置有滑槽(55),所述分隔腔(4)与所述滑动杆(54)之间的所述模具本体(1)所述上设置有弧形通道(56),所述开口调节板(42)上设置有穿过所述弧形通道(56)穿入所述滑槽(55)的延伸杆(57);所述第一进料口(31)、所述第二进料口(41)和所述第三进料口(51)分别连接由第一伺服电机(61)、第二伺服电机(62)和第三伺服电机(63)控制的螺杆挤出机(6),所述第一伺服电机(61)、第二伺服电机(62)和第三伺服电机(63)和所述卷线机(49)均连接控制装置(7),所述弧形通道(56)朝向所述开口调节板(42)的一侧设置有长于所述弧形通道(56)的弧形滑槽(561),所述弧形滑槽(561)内滑动设置有弧形密封片(58),所述延伸杆(57)穿过所述弧形密封片(58),在所述开口调节板(42)的在转动过程中,所述弧形密封片(58)始终将所述弧形通道(56)封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U管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芯(2)通过定位件(21)固定于所述模具本体(1)内,所述模芯(2)内设置有冷却水通道(22),所述冷却水通道(22)包括进水管接口(23)和出水管接口(24),所述进水管接口(23)和所述出水管接口(24)设置于所述定位件(21)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PU管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芯(2)靠近所述第一环形挤出口(32)的一端设置有加速冷却端(25),所述加速冷却端(25)内设置有螺旋设置的所述冷却水通道(22),所述加速冷却端(25)与所述模芯(2)之间设置有隔热层(26),所述第一流道(3)具有第一流道缩小部(33),所述第二流道(5)具有第二流道缩小部(59),所述第二流道缩小部(59)位于所述第一流道缩小部(33)外侧,所述第一流道缩小部(33)和第二流道缩小部(59)均沿料流动方向流道逐渐减小,所述隔热层(26)位于所述第一流道缩小部(33)出料方向的后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U管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流道(5)具有第二流道缩小部(59),所述第二流道(5)缩小部沿料流动方向流道逐渐减小,所述滑动杆(54)两端位于所述第二流道缩小部(59)的两侧,所述滑动杆(54)具有与所述第二流道(5)缩小部匹配的折弯部(54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溪口合美塑业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溪口合美塑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7579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