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两栖式跨介质无人机及其控制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871508.3 | 申请日: | 2022-07-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080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7 |
| 发明(设计)人: | 刘振臣;符海玉;李瑞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 主分类号: | B64C37/00 | 分类号: | B64C37/00;B64C27/26;B63G8/16;B64C11/44 |
| 代理公司: | 成都方圆聿联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41 | 代理人: | 李鹏 |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两栖 介质 无人机 及其 控制 方法 | ||
1.一种两栖式跨介质无人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四个旋翼组件(1)、一对固定翼(2)、中间仓(5);
一对固定翼(2)安装在中间仓(5)上,四个旋翼组件(1)安装在中间仓(5)的四周;
每个旋翼组件(1)包括空中旋翼(6)和防水电机;中间仓(5)里设置有控制系统和动力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两栖式跨介质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每个固定翼(2)中间位置通过中间支架(3)固定在中间仓(5)上,一对固定翼(2)位于同一直线上,一对固定翼(2)和中间支架(3)组成工字型;还包括四根拉紧线绳(4),每根所述的拉紧线绳(4)一端均固定在中间仓(5)上,另一端分别固定在一对固定翼(2)的四个端部;
四个旋翼组件(1)分别安装在一对固定翼(2)的四个端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两栖式跨介质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翼(2)为弓形结构,凸起一面朝向中间仓(5),同一个固定翼(2)的两端之间设有翼线绳(9)拉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两栖式跨介质无人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四个旋翼支架(10),一对固定翼(2)位于同一直线上,并且分别安装在中间仓(5)的两侧,四个旋翼支架(10)对称的分布在一对固定翼(2)的两侧;旋翼支架(10)一端固定在中间仓(5)上,另一端安装旋翼组件(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两栖式跨介质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间仓(5)的顶端内部有两个小反应室,小反应室里装有两种不同的化合物,反应室有管道连接,管道里有阻隔件;中间仓(5)顶端有个气囊,不充气时收缩到中间仓(5)里,中间仓(5)外只有小部分,充气后在中间仓(5)外形成一个大气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两栖式跨介质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翼组件(1)是可变距的旋翼组件,包括电机(11)与外壳(12)固定连接,电机(11)转动带动外壳(12)一起转动;外壳(12)内部设有双出轴电机(14);
双出轴电机(14)两端输出轴,分别为第一输出轴(15)、第二输出轴(17),第二输出轴(17)与第一输出轴(15)平行布置,第一输出轴(15)为电机转子轴;第一输出轴(15)上固定有第一齿轮(16),第二输出轴(17)上固定第二齿轮(18),第一齿轮(16)和第二齿轮(18)啮合;双出轴电机(14)第一输出轴(15)、第二输出轴(17)上分别固定连接桨夹(13)。
7.根据权利要求1到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两栖式跨介质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力系统有两套,一套为空中动力系统,一套为水下动力系统;所述的空中动力系统与空中旋翼(6)连接并用于驱动空中旋翼(6),所述的水下动力系统与水下螺旋桨(8)连接,并用于驱动水下螺旋桨(8)。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两栖式跨介质无人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过程:
在水中水平航行时,调节四个螺旋桨(6)的转速使无人机有一个正攻角或负攻角以使固定翼(2)的正升力或负升力加浮力等于无人机重力;
当需要上浮时,调节四个螺旋桨(6)转速,上面两个螺旋桨(6)转速降低,下面两个螺旋桨(6)转速增加,无人机整体产生一个仰角,固定翼(2)有一个正攻角,从而获得上浮的升力;
下潜时调节四个螺旋桨(6)转速,上面两个螺旋桨(6)转速增加,下面两个螺旋桨(6)转速降低,无人机整体产生一个负仰角,固定翼(2)有一个负攻角,从而获得下潜的负升力;
当无人机需要出水时,上面两个螺旋桨(6)转速降低,下面两个螺旋桨(6)转速增加,无人机整体翻转到水平状态,此时螺旋桨(6)旋转平面平行于水平面,螺旋桨(6)快速旋转,无人机向上运行至接近水面乃至出水面升空,升空至合适高度,调节无人机四个螺旋桨(6)的转速,使无人机获得一个初始仰角,控制无人机转速,边加大仰角边加速前飞至固定翼(2)的仰角在合适数值使固定翼(2)获得的升力等于无人机重力,从而进入前飞转态,增加或降低飞行高度时可以调节四个螺旋桨(6)的转速来控制固定翼(2)的迎角来实现;
空中前飞要转入水转态时,降低飞行高度,距离水面至合适高度飞行,上面两个螺旋桨(6)转速降低,下面两个螺旋桨(6)转速增加,无人机翻转到水平的状态,此时螺旋桨(6)旋转平面平行于水平面,降低螺旋桨(6)转速,无人机向下降落至接近水面乃至没入水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7150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工件的智能悬挂输送装置
- 下一篇:一种预装式箱式变电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