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动触头结构、开关单元、隔离开关及供电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869484.8 | 申请日: | 2022-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013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3 |
发明(设计)人: | 钟允攀;王龙江;于贻鹏;晏国云;彭委建;马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良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9/30 | 分类号: | H01H9/30;H01H3/02;H01H31/02;H02J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王思楠 |
地址: | 201315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触头 结构 开关 单元 隔离 供电系统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动触头结构、开关单元、隔离开关及供电系统,涉及电器技术领域。该动触头结构包括支撑段,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撑段相对两端的连接段,所述连接段用于和静触头连接或断开;所述连接段静触头切入的一侧宽度小于连接段背离静触头切入的一侧宽度;所述连接段背离所述支撑段的一侧面形成有引弧斜面。能够使电弧快速的进入灭弧室,并降低动触头通断位置处的灼烧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动触头结构、开关单元、隔离开关及供电系统。
背景技术
转动式隔离开关通常由若干个开关单元堆叠而成,各开关单元包括壳体,每个壳体中安装有相对应的动触头及静触头,以及用于安装动触头的转动架,在转动架转动时,使得动触头与静触头形成接触导通或分离断开的不同状态,以实现控制接入线路的通断。
在动触头与静触头分离时会产生电弧,电弧不仅会对触头有很大的破坏作用,还会使断开电路的时间延长,给隔离开关的使用带来隐患,故往往会在各开关单元内设置灭弧室,以通过拉弧和切割电弧的方式进行快速灭弧。
现有的动触头为了避免转动时与灭弧室干涉,通常将动触头与静触头通断位置处与灭弧室之间设置一定的距离,使得在使用过程中,无法使动触头通断位置处产生的电弧及时进入灭弧室,造成动触头通断位置处灼烧严重,影响使用时的稳定性和动触头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动触头结构及隔离开关,能够使电弧快速的进入灭弧室,并降低动触头通断位置处的灼烧度。
本申请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本申请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动触头结构,包括支撑段,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撑段相对两端的连接段,所述连接段用于和静触头连接或断开;所述连接段静触头切入的一侧宽度小于连接段背离静触头切入的一侧宽度;所述连接段背离所述支撑段的一侧面形成有引弧斜面。
可选地,所述引弧斜面从与所述静触头切入的一侧向外连续延伸。
可选地,所述连接段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触片和第二触片,所述第一触片和所述第二触片之间形成有用于插入所述静触头的容置空间,所述引弧斜面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触片和所述第二触片上。
可选地,所述支撑段呈直线型设置,所述引弧斜面所在平面与所述支撑段延伸方向之间的夹角为100°至140°。
可选地,所述引弧斜面的引出位置设置有引弧圆角,所述引出位置位于所述引弧斜面与所述连接段背离切入所述静触头的一侧所形成的夹角位置。
可选地,所述引弧斜面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触片和所述第二触片上,且所述引弧斜面的接入位置设置有产弧圆角,所述接入位置位于所述引弧斜面与所述连接段切入所述静触头的一侧所形成的夹角位置。
可选地,所述第一触片和所述第二触片平行设置或呈预设夹角;所述第一触片和所述第二触片切入所述静触头的一侧分别设置有翻边,且两个所述翻边向相背离的一侧翻折。
可选地,所述引弧圆角突出于所述引弧斜面。
可选地,所述第一触片和所述第二触片上分别设置有折弯部,以使所述第一触片形成有相互连接的第一连接板和第一引弧板,所述第二触片形成有相互连接的第二连接板和第二引弧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平行,所述第一引弧板与所述第二引弧板贴合。
可选地,所述第一触片和所述第二触片上分别设置有折弯部,以使所述第一触片形成有相互连接的第一连接板和第一引弧板,所述第二触片形成有相互连接的第二连接板和第二引弧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平行,所述第一引弧板与所述第二引弧板平行或具有预设夹角,且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引弧板与所述第二引弧板之间的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良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良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6948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巨藻结合态多酚的提取方法及其应用
- 下一篇:一种石墨烯芯片加工用钻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