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动触头结构、开关单元、隔离开关及供电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869484.8 | 申请日: | 2022-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013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3 |
发明(设计)人: | 钟允攀;王龙江;于贻鹏;晏国云;彭委建;马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良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9/30 | 分类号: | H01H9/30;H01H3/02;H01H31/02;H02J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王思楠 |
地址: | 201315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触头 结构 开关 单元 隔离 供电系统 | ||
1.一种动触头结构(100),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段(110),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撑段(110)相对两端的连接段(120),所述连接段(120)用于和静触头连接或断开;所述连接段(120)静触头切入的一侧宽度小于连接段(120)背离静触头切入的一侧宽度;所述连接段(120)背离所述支撑段(110)的一侧面形成有引弧斜面(1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触头结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弧斜面(122)从与所述静触头切入的一侧向外连续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触头结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段(12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触片(124)和第二触片(126),所述第一触片(124)和所述第二触片(126)之间形成有用于插入所述静触头的容置空间,所述引弧斜面(122)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触片(124)和所述第二触片(126)上。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动触头结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段(110)呈直线型设置,所述引弧斜面(122)所在平面与所述支撑段(110)延伸方向之间的夹角为100°至140°。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触头结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弧斜面(122)的引出位置设置有引弧圆角(129),所述引出位置位于所述引弧斜面(122)与所述连接段(120)背离切入所述静触头的一侧所形成的夹角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动触头结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弧斜面(122)的接入位置设置有产弧圆角(128),所述接入位置位于所述引弧斜面(122)与所述连接段(120)切入所述静触头的一侧所形成的夹角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触头结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片(124)和所述第二触片(126)平行设置或呈预设夹角;所述第一触片(124)和所述第二触片(126)切入所述静触头的一侧分别设置有翻边(127),且两个所述翻边(127)向相背离的一侧翻折。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动触头结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弧圆角(129)突出于所述引弧斜面(122)。
9.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动触头结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片(124)和所述第二触片(126)上分别设置有折弯部(121),以使所述第一触片(124)形成有相互连接的第一连接板(1242)和第一引弧板(1244),所述第二触片(126)形成有相互连接的第二连接板(1262)和第二引弧板(1264);所述第一连接板(1242)与所述第二连接板(1262)平行,所述第一引弧板(1244)与所述第二引弧板(1264)贴合。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触头结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片(124)和所述第二触片(126)上分别设置有折弯部(121),以使所述第一触片(124)形成有相互连接的第一连接板(1242)和第一引弧板(1244),所述第二触片(126)形成有相互连接的第二连接板(1262)和第二引弧板(1264);所述第一连接板(1242)与所述第二连接板(1262)平行,所述第一引弧板(1244)与所述第二引弧板(1264)平行或具有预设夹角,且所述第一连接板(1242)与所述第二连接板(1262)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引弧板(1244)与所述第二引弧板(1264)之间的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良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良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6948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巨藻结合态多酚的提取方法及其应用
- 下一篇:一种石墨烯芯片加工用钻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