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野生毛葡萄叶茶的加工及冲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862768.4 | 申请日: | 2022-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366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6 |
发明(设计)人: | 潘学军;张文娥;管正策;万德萍;王瑞璞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F3/34 | 分类号: | A23F3/34 |
代理公司: | 重庆立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86 | 代理人: | 陈小东 |
地址: | 550001 贵州省***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野生 葡萄 加工 冲泡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野生毛葡萄叶茶的加工及冲泡方法,包括:原料采摘、摊放晾置、杀青、手工揉捻、做型炒干、烘干提香、低温降酸、叶茶冲泡。本发明制备的野生毛葡萄叶茶,茶叶叶底黄绿,松散多毛,茶汤橘黄明亮,甜果香,平和、回甘、轻涩味;叶茶含有的水浸出物超过31.5%,总酚含量超过6.6%,氨基酸含量超过1.44%,咖啡碱含量低于6.4%,黄酮类含量超过6.24%;本发明实现了对高营养价值的毛葡萄叶茶的利用,变废为宝,丰富叶茶产品市场,满足人们对营养茶品的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野生毛葡萄叶茶的加工及冲泡方法。
背景技术
野生毛葡萄(Vitis quinquangularis Rehd.)是葡萄科(Vitaceae)葡萄属(VitisL.)真葡萄亚属(Euvitis)东亚种群的一个种,原产于中国,是我国葡萄属东亚种群中分布最广的一个野生品种,主要分布在秦岭、泰山以南的17个省份。因毛葡萄具有抗性好以及鲜果具有酸高、糖低、皮厚、单宁多、色素浓、香味独特等特点,是酿造红葡萄酒的上好原料;果皮和葡萄籽中的白藜芦醇是当今世界保健品和化妆品原料的主要成分。随着人们对毛葡萄果实的开发和利用,野生毛葡萄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增;在生产过程中发现,毛葡萄在春季萌发和夏季管理中产生大量的副梢和嫩叶,需要人工疏除以保证果实营养的积累,摘除的叶片大多直接丢弃。研究发现,野生毛葡萄叶、嫩梢中同样含有丰富的异槲皮苷、芸香苷、槲皮苷和白黎卢醇等生物活性成分,具有祛风除湿、利水消肿、解毒、水肿、腹泻、风热目赤、痈肿疔疮等多种重要的药理功效及保健功能。但在生产过程中,人们往往忽视了对葡萄叶和嫩梢中营养成分的开发与利用,将葡萄叶当做废弃物丢弃,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如何吃的健康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基于野生毛葡萄叶片和嫩梢中含有的功能性成分及具备的保健功能,若将其制作成高营养价值的茶类新品,必将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目前市场上出现的各类茶叶原材料主要是茶科茶属的植物,如绿茶、红茶、花茶等。而相关葡萄叶茶产品均采用普通葡萄叶片作为原料进行开发利用,制茶工艺多在传统茶叶的制作方式的基础上进行改良。而毛葡萄叶片背面具有一层厚厚的绒毛,为最大程度利用毛葡萄叶茶中的功能性成分以及提高毛葡萄叶茶的感官评价指标,这导致毛葡萄叶茶的制作工艺不同于普通市售葡萄叶茶,然而迄今为止,现有技术未见有应用毛葡萄叶片和嫩梢制作毛葡萄叶茶的相关报道。
通过上述分析,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缺陷为:
(1)目前农民处理毛葡萄多余叶片和嫩梢时多直接丢弃,造成生物质资源极大的浪费。
(2)现有叶茶制备工艺不适用于毛葡萄叶茶的制作,且目前尚未见有应用毛葡萄嫩梢和叶片制茶工艺的相关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野生毛葡萄叶茶的加工及冲泡方法。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野生毛葡萄叶茶的加工及冲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采摘毛葡萄嫩梢及叶片;
步骤二、将采集的毛葡萄嫩梢和叶片带回加工室,摊开放置,挑选;
步骤三、炒锅中杀青;
步骤四、手工揉捻成型;
步骤五、做型炒干;
步骤六、烘干提香;
步骤七、低温降酸;
步骤八、密闭通风保存;
步骤九、叶茶冲泡。
优选地,所述步骤一中的采摘时间为五月初到六月底,采摘部位为毛葡萄当年生新梢顶端或夏芽副梢顶端的一芽二三叶,此时叶片和嫩梢制作的叶茶感官评价最好,营养物质含量较为丰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大学,未经贵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6276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质氨氮在线监测仪
- 下一篇:一种电网阻抗在线辨识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