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瓜尔豆粕的食用菌培养基的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854734.0 | 申请日: | 2022-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050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6 |
发明(设计)人: | 姬建军;沈凡超;阳国秀;易恢满;唐伍平;张林;蒋路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果秀食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8/20 | 分类号: | A01G18/20 |
代理公司: | 长沙星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05 | 代理人: | 赵雪钰;宁星耀 |
地址: | 425000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瓜尔 豆粕 食用菌 培养基 制作方法 | ||
一种含瓜尔豆粕的食用菌培养基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瓜尔豆粕粉与食用菌栽培主料混合,得混合料;(2)将所述混合料的pH值调至7.5‑8.5,水分含量调至65‑70%;(3)加入嗜碱杆菌甘露聚糖酶,搅拌均匀,进行第一次发酵;(4)加入果胶酶,搅拌均匀,进行第二次发酵,即成。本发明方法与食用菌主料混合发酵的流程吻合度较高,可以利用现有设备进行,没有增加生产环节,操作起来非常方便,所以除了原料费用之外基本没有增加设备、人工各方面的成本;使用瓜尔豆粕相比于使用豆粕,成本能降低一半左右,此外本发明方法还能提升杏鲍菇产量,与传统的使用豆粕的食用菌培养基相比,经济效益更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菌类培养基的制作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含瓜尔豆粕的菌类培养基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大部分食用菌配方中都需要大豆粕这种原料,由于大豆粕在饲料行业中应用也十分广泛,造成最近几年豆粕价格直升且还供不应求。大豆粕在传统的食用菌培养基配方中是不可缺少的蛋白质营养源,一般配方中所占比例在8-16%;但在食用菌培养基配方中豆粕的成本最高,占配方总成本的25%左右;例如日生产10万瓶的杏鲍菇的公司来计算,需要3吨豆粕;按照公司豆粕的采购价格4.9元/Kg来计算,一天的豆粕成本在1.47万元;一年按照320天的生产日计算,一年购买豆粕的原料费用就在470.4万元。因此目前食用菌行业急于寻求豆粕的替代物。
CN 102334601 A公开了一种瓜尔豆粕发酵蛋白饲料添加剂、制备方法及含有其的饲料,通过的植物乳杆菌、酿酒酵母、粪链球菌降解瓜尔豆粕中的抗营养因子使添加剂容易被动物消化和吸收。但该方法需要使用外加的微生物,微生物的培养方法也较为复杂,难以实现节约成本的目的。而且微生物发酵过程中会使原料中可溶性糖的含量降低,不利于后续食用菌的培养。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方法简单含瓜尔豆粕的食用菌培养基的制作方法,该方法所得食用菌培养基的经济效益好。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含瓜尔豆粕的食用菌培养基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瓜尔豆粕粉与食用菌栽培主料混合,得混合料;
(2)将所述混合料的pH值调至7.5-8.5,水分含量调至65-70%;水分调节可以通过喷洒自来水来实现,该环境有利于嗜碱杆菌甘露聚糖酶的酶解;
(3)加入嗜碱杆菌甘露聚糖酶,搅拌均匀,进行第一次发酵;
(4)加入果胶酶,搅拌均匀,进行第二次发酵,即成。
本发明在添加了酶之后的发酵降解,是食用菌栽培主料自带微生物的发酵与添加酶的酶解是同时进行的过程。
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瓜尔豆粕粉为瓜尔豆粕粉碎而成,粒径为200-500目。瓜尔豆粕粉碎:瓜尔豆粕刚购买过来一般是小颗粒状,颗粒大小如小米大小,如果不进行粉碎成粉面状,在搅拌发酵过程中很难与瓜尔胶降解酶的充分接触,不能够快速实现对瓜尔豆粕中瓜尔胶的降解。
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食用菌栽培主料为发酵木屑、玉米芯、甘蔗渣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瓜尔豆粕粉与食用菌栽培主料的质量比为1∶10~18。
优选地,步骤(2)中,通过石灰、小苏打、石膏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调节pH值。
优选地,步骤(3)中,所述嗜碱杆菌甘露聚糖酶的质量为混合料质量的0.01-0.08%。
优选地,步骤(3)中,发酵体系的pH值降至5.7-6.3时,第一次发酵结束。
优选地,步骤(4)中,所述果胶酶的质量为混合料质量的0.01-0.08%。
优选地,第一次发酵和第二次发酵的温度为50-70℃;该温度条件有助于发酵过程的顺利进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果秀食品有限公司,未经湖南果秀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5473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