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PE木塑墙板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847018.X | 申请日: | 2022-07-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396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04 |
| 发明(设计)人: | 刘涛;刘世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溢科复合新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32B27/32 | 分类号: | B32B27/32 |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许英伟 |
| 地址: | 51054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pe 木塑墙板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PE木塑墙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基材层、粘合层和表面层;所述粘合层采用粘结剂制作而成,所述粘结剂由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聚乙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50~87份,低密度聚乙烯1~3份,石油树脂5~15份,硅藻土0~28份、抗氧剂0.1~1份;所述表面层采用含有硅氧烷的表层料制作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E木塑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乙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中丙烯酸甲酯的重量含量为28~32%,所述乙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的熔体流动指数2.8~3.2g/10min;所述低密度聚乙烯的熔体流动指数3~8g/10min;所述石油树脂为C5石油树脂;所述硅藻土筛析300目筛余量≤17.6%,吸油量为105~190g/100g;所述抗氧剂选自:抗氧剂1010、抗氧剂168中的一种或两种;所述硅藻土的用量为6~16份;所述聚乙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的用量为71~81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PE木塑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结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各原料混合均匀,共混熔融挤出,冷却,即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PE木塑墙板,其特征在于:采用平行双螺杆挤出机进行共混熔融挤出;从料斗到模头的各段温度分别为:80~100℃,130~150℃,130~150℃,140~160℃,140~160℃,140~160℃,160~180℃,160~180℃,160~180℃,170~190℃;主机的螺杆转速为200~350r/min,进料螺杆的转速为10~30r/min。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E木塑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层采用包含木粉和聚乙烯的基料制作而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E木塑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层料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高密度聚乙烯50~80份,聚酰胺10~25份,抗划伤剂5~15份,相容剂4~12份,抗氧剂0.1~1份,紫外光吸收剂0.1~1份;所述抗划伤剂为经硅氧烷接枝的聚丙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PE木塑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划伤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聚丙烯90~95份,硅氧烷1~4份,引发剂0.1~0.3份,抗氧剂0.1~0.5份。
8.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PE木塑墙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三层共挤的方法制作所述PE木塑墙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基材层原料、粘合层原料和表面层原料分别熔融挤出,按顺序层叠,压制,定型,得到所述PE木塑墙板。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基材层原料熔融挤出在锥形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从料斗到合流芯的各段温度分别为190~210℃,170~190℃,170~150℃,160~140℃,150~130℃,模具前段上区、下区、左区、右区的温度分别为150~170℃,150~170℃,150~170℃,150~170℃,模具后段上区、下区、左区、右区的温度分别为190~220℃,190~220℃,190~220℃,190~220℃,主机的螺杆转速为10~15r/min,主喂料斗进料螺杆的转速为18~25r/min;
粘合层原料熔融挤出在第一单螺杆共挤机中进行,从料斗到合流芯的各段温度分别为110~130℃,140℃~170℃,180℃~200℃,180℃~200℃,主机的螺杆转速为5~8r/min;
表面层原料熔融挤出在第二单螺杆共挤机中进行,从料斗到合流芯的各段温度分别为110~130℃,160℃~180℃,180℃~200℃,200℃~220℃,主机螺杆转速为9~14r/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溢科复合新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溢科复合新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47018.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