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Al-Mg-Sc-Zr系铝基复合粉末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838101.0 | 申请日: | 2022-07-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941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8 |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明;任智强;何东昱;王文宇;滕涛;赵阳;韩国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装甲兵学院 |
| 主分类号: | B22F1/12 | 分类号: | B22F1/12;B33Y70/10;C22C30/00;C22C21/08;B22F9/08;B22F10/20;B22F10/64;B33Y10/00;B33Y40/20 |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江海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14 | 代理人: | 孙晓晖 |
| 地址: | 100072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al mg sc zr 系铝基 复合 粉末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Al‑Mg‑Sc‑Zr系铝基复合粉末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Al‑Mg‑Sc‑Zr系铝基复合粉末由Al‑Mg‑Sc‑Zr系铝合金粉末、Co‑Cr‑Ni中熵合金粉末以及氧化饵粉末组成;Co‑Cr‑Ni中熵合金粉末中,Co、Cr、Ni为等摩尔配比;Al‑Mg‑Sc‑Zr系铝合金粉末中,各组分及其重量百分比如下:1.0~5.0%的Mg,0.3~1.0%的Sc,0.05~0.35%的Zr,0.05~0.5%的Mn,0.1~0.2%的Si,0.01~0.03%的Mo,其余为Al。由本发明的Al‑Mg‑Sc‑Zr系铝基复合粉末通过激光增材成形制得的Al‑Mg‑Sc‑Zr系铝基复合材料不仅具有较高的室温抗拉强度,而且具有较好的耐高温性能,300℃抗拉强度仍然可达200MPa以上,满足目前航空航天耐热铝合金部件性能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激光增材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Al-Mg-Sc-Zr系铝基复合粉末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激光增材制造(Laser Additive Manufacturing,LAM)技术作为一种快速成形技术,能制备复杂高性能精密铝合金构件,迎合了制造业轻质高强、结构优化的发展趋势,在航空、航天、汽车、船舶等行业中都有广泛的需求。国内外对其发展极具重视,波音、空客、通用电气等公司更是对增材制造铝合金的研究推广做了重点布局。
目前,用于激光增材制造的铝合金主要是铝硅合金,例如AlSi12、AlSi7Mg、AlSi10Mg等;但是,这些铝硅合金得到的激光增材成形件抗拉强度和延伸率均较低,无法满足高性能零件的使用需求。
近年来,Al-Mg-Sc- Zr系铝合金受到航空、航天领域的重视。例如Scalmalloy合金,其抗拉强度可达490MPa,延伸率可达13%。但是,Al-Mg-Sc-Zr系铝合金强化机制单一,主要是Al3Sc纳米粒子强化,导致其耐高温性能不佳,高温下抗拉强度通常不到200MPa。
因此,同时兼顾高强度、高韧性以及耐高温性能,是Al-Mg-Sc-Zr系铝合金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Al-Mg-Sc-Zr系铝基复合粉末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由该Al-Mg-Sc-Zr系铝基复合粉末通过激光增材成形制得的Al-Mg-Sc-Zr系铝基复合材料不仅具有较高的室温抗拉强度,而且具有较好的耐高温性能,300℃抗拉强度仍然可达200MPa以上,满足目前航空航天耐热铝合金部件性能要求。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Al-Mg-Sc-Zr系铝基复合粉末,它是由Al-Mg-Sc-Zr系铝合金粉末、Co-Cr-Ni中熵合金粉末以及氧化饵粉末组成。
其中,所述氧化铒粉末的重量占比为0.1~1.0%,所述Co-Cr-Ni中熵合金粉末的重量占比为1.0~5.0%,其余为所述Al-Mg-Sc-Zr系铝合金粉末。
所述Co-Cr-Ni中熵合金粉末中,Co、Cr、Ni为等摩尔配比。
所述Al-Mg-Sc-Zr系铝合金粉末中,各组分及其重量百分比如下:1.0~5.0%的Mg,0.3~1.0%的Sc,0.05~0.35%的Zr,0.05~0.5%的Mn,0.1~0.2%的Si,0.01~0.03%的Mo,其余为Al。
所述Al-Mg-Sc-Zr系铝基复合粉末的制备方法是将所述Al-Mg-Sc-Zr系铝合金粉末、所述Co-Cr-Ni中熵合金粉末以及所述氧化铒粉末混合均匀,干燥,过筛,即得。
所述Al-Mg-Sc-Zr系铝合金粉末的制备方法具有以下步骤:
S11:将各组分按照重量百分比加入到真空熔炼炉中,进行真空熔炼。
S12:采用惰性气体对金属熔滴进行气雾化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装甲兵学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装甲兵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381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