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顶盖后横梁总成和车身上壳体有效
申请号: | 202210836942.8 | 申请日: | 2022-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52852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2 |
发明(设计)人: | 郁长文;刘其文;许明;李二委;周中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06 | 分类号: | B62D25/06;B62D25/02;B62D25/04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权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5 | 代理人: | 牛晶晶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经济技术***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顶盖 横梁 总成 车身 壳体 | ||
本申请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顶盖后横梁总成和车身上壳体。顶盖后横梁总成包括:顶盖后横梁外板和与其焊接的顶盖横梁内板,且顶盖后横梁内板与顶盖后横梁外板形成有收容空腔;加强结构,其设置在收容空腔中,包括:加强板,其将收容空腔分隔为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加强板包括依次连接的顶板、支撑板和底板,其中,底板焊接在顶盖后横梁内板与顶盖后横梁外板之间,支撑板向远离顶盖后横梁外板的一端延伸至收容空腔顶端,顶板贴合在空腔的顶面;支撑梁,其相邻的两边分别贴设在支撑板和顶板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顶盖后横梁总成和车身上壳体,以解决相关技术中顶盖后横梁总成无法同时满足整车扭转刚度性能和车身轻量化要求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顶盖后横梁总成和车身上壳体。
背景技术
汽车作为交通工具,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常见工具,消费者对汽车性能和感官质量的关注程度与日俱增,提升汽车动力性能和舒适性能成为各大厂商提高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保证白车身性能的同时,更需要降低白车身的重量,以达到减重降本,实现车身轻量化,从而提升汽车燃油经济性。而作为轿车白车身顶部后端的连接件——顶盖后横梁总成,其内部尺寸受天幕(顶盖)、后风挡布置以及车宽的限制。
相关技术中,顶盖后横梁总成经常先和顶盖外板焊接在一起,然后和左右侧围总成焊接在一起,从而形成白车身壳体的上车体。此时,腔体部分由顶盖外板和顶盖后横梁内板构成。然而,在没有顶盖外板,而只有天幕玻璃的时候,为了满足整车的扭转刚度性能要求,需要将顶盖后横梁内板与顶盖后横梁外板加厚并焊接在一起才能满足白车身性能需求,但这会导致车身重量变大,无法满足轻量化要求。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顶盖后横梁总成和车身上壳体,以解决相关技术中顶盖后横梁总成无法同时满足整车扭转刚度性能和车身轻量化要求的问题。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顶盖后横梁总成,包括:
顶盖后横梁外板;
顶盖后横梁内板,其与所述顶盖后横梁外板焊接,且所述顶盖后横梁内板向远离顶盖后横梁外板方向凸起形成有收容空腔;
加强结构,其设置在顶盖后横梁内板的收容空腔中,包括:
加强板,其将所述收容空腔分隔为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所述加强板包括依次连接的顶板、支撑板和底板,其中,所述底板焊接在顶盖后横梁内板与顶盖后横梁外板之间,所述支撑板向远离顶盖后横梁外板的一端延伸至收容空腔顶端,所述顶板贴合在所述收容空腔的顶面;
支撑梁,其相邻的两边分别贴设在所述支撑板和顶板上。
一些实施例中,其还包括:
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用于将加强板和支撑梁固定在一起,所述第二连接件用于将顶盖后横梁内板、加强板和支撑梁固定在一起。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使用FDS螺栓;
所述支撑梁为空心结构,所述FDS螺栓同时穿设并固定在加强板和支撑梁上。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梁竖向上的截面为多边形,所述支撑梁设置在第一空腔中。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顶盖后横梁内板上设置有用于避让遮阳帘电机布置空间的避让口,所述加强板连续设置在顶盖后横梁内板的收容空腔中。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强板和支撑梁上穿设有减重孔。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身上壳体,其包括:
如上任一所述的顶盖后横梁总成;
左侧围总成和右侧围总成,分别焊接在所述顶盖后横梁总成的两侧。
一些实施例中,其还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3694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