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化菌介导的抗菌药物耐受性评估方法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833768.1 | 申请日: | 2022-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042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9 |
发明(设计)人: | 刘晓晔;董虹;司晓慧;刘静;宋连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农学院 |
主分类号: | C12Q1/02 | 分类号: | C12Q1/02;G06F1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钱云 |
地址: | 102206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化 菌介导 抗菌 药物 耐受 评估 方法 及其 应用 | ||
1.一种内化菌介导的抗菌药物耐受性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于内化菌在细胞内的最小杀菌浓度MBCIN和内化菌在细胞外的最小杀菌浓度MBCEX的比值,获得ΔMBC;即ΔMBC=MBCIN/MBCEX;
基于内化菌感染细胞的百分比N和抗菌药物作用后感染细胞的百分比ND的比值,获得ΔN;即ΔN=N/ND;
获得药物耐受性Tr值,其中Tr=ΔMBC×ΔN;
根据所述药物耐受性Tr值对内化菌介导的抗菌药物耐受性进行评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化菌介导的抗菌药物耐受性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当Tr≤1时,表明内化菌对抗菌药物敏感并且不产生耐受性;当Tr>1时,表明内化菌对抗菌药物产生耐受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化菌介导的抗菌药物耐受性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当Tr>1时,Tr值越大,表明对抗菌药物的耐受性越高。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内化菌介导的抗菌药物耐受性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化菌在细胞内的最小杀菌浓度MBCIN的检测方法包括:建立内化菌与宿主细胞互作感染模型,加入不同浓度的待检测抗菌药物后,使宿主细胞裂解以释放出宿主细胞内的内化菌;
可选地,进一步将释放出的内化菌涂于细菌培养皿上,培养后检测或观察内化菌生长情况;未生长内化菌的培养皿对应的抗菌药物浓度即为内化菌在细胞内的MBCIN。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化菌介导的抗菌药物耐受性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化菌在细胞内的最小杀菌浓度MBCIN的检测方法中,在加入不同浓度的待检测抗菌药物4h后,再使宿主细胞裂解以释放出宿主细胞内的内化菌。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内化菌介导的抗菌药物耐受性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内化菌在细胞内的最小杀菌浓度MBCIN的检测方法中,在加入不同浓度的待检测抗菌药物之前,还包括用脂溶性差的不容易进入宿主细胞内的药物清除宿主细胞外细菌的步骤。
7.根据权利要求4-6任一项所述的内化菌介导的抗菌药物耐受性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建立内化菌与宿主细胞互作感染模型的方法包括内化菌侵染宿主细胞的方式,追踪内化菌在宿主细胞内的感染情况的方法,以及抗菌药物作用。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内化菌介导的抗菌药物耐受性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内化菌感染细胞的百分比N;和/或,
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抗菌药物作用后感染细胞的百分比ND;
可选地,在获得内化菌感染细胞的百分比N后,加入2倍的待检测抗菌药物对内化菌的细胞外最小杀菌浓度(MBCEX),作用6小时后,再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内化菌感染的宿主细胞百分比ND。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内化菌介导的抗菌药物耐受性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化菌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沙门氏菌;和/或,
所述抗菌药物包括:氨苄西林、环丙沙星、红霉素、多粘菌素、利福平、四环素、万古霉素、槲皮素、儿茶酚、黄芩苷和山奈酚;和/或,
所述细胞包括:大鼠小肠隐窝上皮细胞IEC-6,大鼠肠黏膜微血管内皮细胞RIMVECs和大鼠巨噬细胞RAW264.7。
10.一种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内化菌介导的抗菌药物耐受性评估方法在抗菌药物筛选、不同抗菌药物对内化菌是否形成耐受性以及耐受程度的药效评价、内化菌在不同宿主细胞中存活时抗菌药物对其的药效评估中任一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农学院,未经北京农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3376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