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关节外科术后康复训练辅助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831324.4 | 申请日: | 2022-07-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779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4 |
| 发明(设计)人: | 苏晨晨;殷向辉;庞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延安市中医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3B23/04 | 分类号: | A63B23/04;A61H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联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21 | 代理人: | 公茂海 |
| 地址: | 716000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关节 外科 术后 康复训练 辅助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关节外科术后康复训练辅助装置。本发明采用滑动台和转动连接座与托架连接,不仅能够满足膝盖屈伸的运动,也能够实现腿部以胯关节为中心的左右摆动,对胯关节也可以起到锻炼作用;而滑动台的运动实现膝盖的屈伸动作可以通过手动的拉动牵拉绳,方便使用者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行控制屈伸程度和速度,也可以利用电动牵拉装置对牵拉绳进行电动牵拉,根据使用者的使用需要可以实现手动与电动的切换,切换方式简单快捷,而设置的助力装置可以在手动牵拉过程中辅助使用者进行牵拉,设置的驻停装置则可以实现在手动牵拉过程中保持膝盖的一个弯曲状态,无需使用者一直保持牵拉状态,总体设计使整个装置的操作简便、省力好用、功能完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关节康复训练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关节外科术后康复训练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膝关节损伤在运动员及老年人群中较为常见,严重的需要进行手术治疗,而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已经逐渐成为一种解决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膝关节毁损的成熟的解决方案。手术过程并不复杂,而对于病人而言,术后积极地配合康复治疗和主动的康复锻炼对日后的效果尤为重要。即使达到正常水平也应继续维持长期的锻炼,而在康复训练中,患者需要定期进行腿部屈伸,来活动膝关节,避免膝关节肌肉及腿部肌肉萎缩,传统方式中,患者大多通过自主腿部屈伸的方式进行训练,这种方式中,腿部没有相应的定位装置,极易导致动作变形而不利于康复。
市场上提供的电动膝关节锻炼器(CPM),采用的电力驱动,使用者被强制运动,且电动膝关节锻炼器不能根据患者的承受能力实时调整运动程度,使患者面临超出忍受能力的锻炼,操作不当也容易造成膝盖的二次损伤,从而不能达到良好的恢复效果。而申请号为201520610066.2的专利所提出的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关节主动屈伸功能锻炼装置,采用了手动牵引的方式,可以使使用者根据自己的锻炼能力来进行膝盖的屈伸锻炼,但此技术方案采用的驱动方式只有纯手动牵拉,且对腿部没有设置相适应的支撑架,如果通过手动方式锻炼时间较长的话,会让使用者感到劳累,难以坚持,而整个运动通过固定板和滑轨的配合来实现,康复运动的方式单一且不能进行锁定,无法保持膝盖弯曲状态来进行适应性运动,整体的康复运动方式简单且适用性有限。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关节外科术后康复训练辅助装置,包括底座、上盖,,底座上部通过螺丝固定连接上盖,底座整体呈左右对称的扇形且其内腔底面靠近扇形外边缘一侧开设有球面凹槽,靠近扇形圆心一侧固定连接有弧形滑竿,球面凹槽分为一条弧形球面凹槽和两条直线球面凹槽,两条直线球面凹槽相互平行,弧形球面凹槽和直线球面凹槽之间平滑连通,弧形滑竿的弧形圆心与弧形球面凹槽的弧形圆心重合,底座内腔底面上平行于扇形的中心对称线开设有两列下部卡扣齿,两列下部卡扣齿关于扇形的中心对称线对称,平行于下部卡扣齿且居中位置开设有复位滑槽,底座两侧开设有侧面槽口,侧面槽口靠近扇形圆心的一端开设有助力装置安装腔,上盖整体呈左右对称的扇形且与弧形球面凹槽对应位置开设有第二弧形槽,与直线球面凹槽对应位置开设有直线槽,上盖上与弧形滑竿对应位置开设有第一弧形槽,上盖下表面与下部卡扣齿对应位置开设有上部卡扣齿,第一弧形槽的弧形圆心与第二弧形槽的弧形圆心重合,上盖中部两侧还开设有中部槽口,中部槽口靠近第一弧形槽一侧在上盖上表面上开设有牵拉绳卡扣槽,中部槽口另一侧边缘在上盖下表面上固定连接有定滑轮,上盖下表面在安装定滑轮的面上处固定连接有加强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延安市中医医院,未经延安市中医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3132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