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用复合骨架结构及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830566.1 | 申请日: | 2022-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52852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4 |
发明(设计)人: | 任传超;崔梦谦;姜学调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果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04 | 分类号: | B62D25/04;B62D29/00;B23P15/00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任金存 |
地址: | 251200 山东省德州市禹城市国家***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复合 骨架 结构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用复合骨架结构及制造方法。汽车用复合骨架结构包括:外壳和内骨架;所述外壳具有结构本体,所述结构本体包括倾斜的A柱部、竖直的B柱部、以及A柱部和B柱部之间的连接部,所述A柱部、连接部和B柱部为塑料材质的一体结构,所述外壳沿着所述结构本体设置有弯折的骨架孔;所述内骨架镶嵌于所述外壳的骨架孔内,包括两端的短杆和B柱杆以及中间的第二弯折部,所述短杆和B柱杆突出所述骨架孔设置,并分别连接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二弯折部连接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用于连接车身。解决了现有的骨架结构重量大,生产精度低的问题,提高了装配效率,减轻了劳动强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用复合骨架结构及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公开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必然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经成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随着时代的发展,汽车动力驱动方式由燃油逐渐过渡为新能源,为了保证续航里程,逐渐的趋向于轻量化设计。
传统的骨架结构包括A柱、B柱、侧围内钣金、加强板和外钣金,内钣金、外钣金、加强板等各个零件焊接组合而成,使得车身重量总体过大,对于新能源汽车来说减少了续航里程。或者利用塑料件装配的方式代替外钣金减轻部分重量,但该骨架结构包括了焊接和装配,一方面,装配焊接等工艺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车身的生产精度,难以保证产品一致性,另一方面,装配焊接过程复杂,效率低,同时也增加了劳动强度。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用复合骨架结构,解决了现有的骨架结构重量大,生产精度低的问题,提高了装配效率,减轻了劳动强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用复合骨架结构,包括:外壳和内骨架;所述外壳具有结构本体,所述结构本体包括倾斜的A柱部、竖直的B柱部、以及A 柱部和B柱部之间的连接部,所述A柱部、连接部和B柱部为塑料材质的一体结构,所述外壳沿着所述结构本体设置有弯折的骨架孔;所述内骨架镶嵌于所述外壳的骨架孔内,包括两端的短杆和B柱杆以及中间的第二弯折部,所述短杆和B柱杆突出所述骨架孔设置,并分别连接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二弯折部连接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用于连接车身。
在另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内骨架包括依次连接的短杆、A 柱杆、连接杆和B柱杆,所述短杆和A柱杆具有设定角度,二者之间通过第一弯折部过渡,所述A柱杆和连接杆具有设定角度,二者之间通过第二弯折部过渡,所述连接杆和B柱杆垂直,二者之间通过第三弯折部过渡。
在另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安装板中间为第一焊接部,所述第一焊接部横截面为下侧开口的梯形结构,所述梯形结构的三个板面分别与所述内骨架外圆相切。
在另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梯形结构的三个板面上分别开设有两个条形槽,每个板面上的两个条形槽共线设置,且位于板面与内骨架外圆的相切线上。
在另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安装板的第一焊接部两侧具有用于连接车身的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上设置第一连接孔。
在另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板侧边具有垂直于第一连接板的边筋以及让位孔。
在另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安装板包括第二连接板和第二焊接部,所述第二焊接部连接于所述内骨架的第二弯折部,所述第二弯折部为弯管结构,所述第二焊接部的形状与所述第二弯折部的弯管内侧贴合。
在另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连接板上设置有第二连接孔和定位孔,所述定位孔为方孔。
在另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外壳上设置横向筋和纵向筋,所述横向筋沿着所述骨架孔径向布置于骨架孔外壁上,所述纵向筋沿着所述骨架孔轴向布置于骨架孔外壁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果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未经松果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3056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