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世代TFT-LCD浮法玻璃基板加工线在审
申请号: | 202210827254.5 | 申请日: | 2022-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968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8 |
发明(设计)人: | 彭寿;张冲;曹志强;詹楠;江龙跃;吴傀;金良茂;王昌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蚌埠中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中建材玻璃新材料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B33/02 | 分类号: | C03B33/02;B24B9/10;B24B37/10 |
代理公司: | 合肥正则元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60 | 代理人: | 周卫 |
地址: | 233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世代 tft lcd 玻璃 加工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世代TFT‑LCD浮法玻璃基板加工线,依次为精切磨边工作区、面研磨工作区、检验包装工作区,精切磨边工作区内依次安装有改良冷端裁切设备、精切掰断设备、多轴磨边设备、磨边后清洗设备、第一边检机设备、第一尺寸测量设备、研磨幅测量设备、翻转传送带、装载架,面研磨工作区内依次安装有贴合机入口传送带、第一真空移栽吸盘、贴合机设备、面研磨设备、剥片机设备、第二真空移栽吸盘、面磨后清洗机、第一面检机设备、最终清洗机、第三面检机设备、第二边检机设备、第二尺寸测量设备、厚度测量设备,本发明具有生产效率高、产品尺寸大、产品精度高、产品性能优、产能大等优点,填补我国无大尺寸液晶玻璃生产线的空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世代TFT-LCD浮法玻璃基板加工领域,具体地说就是一种高世代TFT-LCD浮法玻璃基板加工线。
背景技术
TFT-LCD玻璃基板是电子信息显示产业的关键战略材料,当前TFT-LCD玻璃基板生产、的核心技术长期受制于人,尤其是8.5代、10.5代及以上大尺寸玻璃基板,产品市场完全被康宁、旭硝子等少数几家企业垄断,目前TFT-LCD玻璃基板生产分为溢流下拉法和浮法两种,因前一种生产工艺受到国外专利制约,那么自主研发的浮法生产工艺技术是突破国外高世代玻璃基板产品封锁的唯一途径。
随着自主研发的浮法TFT-LCD玻璃基板的下线,基于玻璃基板的深度加工技术也应运而生,与溢流下拉生产的成型工艺不同,浮法生产的成型工艺主要是玻璃液在金属锡液槽表面流淌,后续用相关工艺控制后进行冷却成型形成玻璃基板,与锡液面接触的玻璃表面即为下游液晶厂商的加工面,由于其玻璃制成工艺特性,加工面有可能会产生锡点、划伤等微观缺陷,但下游液晶面板厂商要求加工好的成品玻璃基板表面需无锡点、划伤等缺陷,并且表面微观要极度平整,这就要求浮法玻璃基板加工线区别于溢流下拉法的加工线,有其独特的加工生产工艺组合,以加工出满足客户需要的玻璃基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效率、高精度、高产量TFT-LCD浮法玻璃基板加工生产线。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高世代TFT-LCD浮法玻璃基板加工线,按照工序特点及区域,依次为精切磨边工作区、面研磨工作区、检验包装工作区,其特征在于,精切磨边工作区内依次安装有改良冷端裁切设备、精切掰断设备、多轴磨边设备、磨边后清洗设备、第一边检机设备、第一尺寸测量设备、研磨幅测量设备、翻转传送带、装载架,面研磨工作区内依次安装有贴合机入口传送带、第一真空移栽吸盘、贴合机设备、面研磨设备、剥片机设备、第二真空移栽吸盘、面磨后清洗机、第一面检机设备、最终清洗机、第三面检机设备、第二边检机设备、第二尺寸测量设备、厚度测量设备,检验包装工作区内依次安装有缓存检验台设备、成品检测设备、自动传输设备、人工抽检台、卸载单元和成品包装单元。
作为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改良冷端裁切设备包括第二面检机设备、厚度检测机设备、纵向裁切机设备、机械手、自动称重计量设备和废品区。
作为发明进一步的方案,第二面检机设备、厚度检测机设备配备全自动检测系统,玻璃基板冷却后通过第二面检机设备、厚度检测机设备对玻璃基板是否存在厚度不合格进行检验筛选,对符合检验标准区域、不符合检验标准区域进行标识。
作为发明进一步的方案,玻璃基板通过自动传输设备方式流入纵向裁切机设备,纵向裁切机设备对玻璃基板符合检验标准区域、不符合检验标准区域进行局部裁切,,符合检验标准区域玻璃基板被纵向裁切机设备裁切为所需标准8.5代/10.5代/11代半成品玻璃基板。
作为发明进一步的方案,自动称重计量设备对通过自动传输设备方式从纵向裁切机设备流入的半成品玻璃基板进行称重,合格半成品玻璃基板自动流入精切掰断设备。
作为发明进一步的方案,精切掰断设备、多轴磨边设备对前工序传递的玻璃基板信息进行尺寸识别,精切掰断设备、多轴磨边设备自动切换为8.5代/10.5代/11代等多种尺寸加工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蚌埠中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中建材玻璃新材料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蚌埠中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中建材玻璃新材料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2725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