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茶栽培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820555.5 | 申请日: | 2022-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825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发明(设计)人: | 周可金;张涛;张付贵;余燕;朱孝天;肖立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农业大学;安徽东旭大别山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7/00 | 分类号: | A01G17/00;A01B79/02;A01C21/00;A01G13/00;C10B53/02 |
代理公司: | 西安铭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23 | 代理人: | 卢会刚 |
地址: | 230036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茶 栽培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茶栽培方法,属于农业栽培技术领域。油茶的栽培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油茶成熟后,采集得到油茶果壳和油茶籽,油茶籽完成榨油过程后,得到油茶饼粕;备用;整地深翻后,挖定植穴,施入无机肥、混合肥料之后,回填表土,然后进行幼苗种植;混合肥料是由生物炭、固氮菌粉、防护剂混合制备得到,生物炭、固氮菌粉、防护剂的比例为40‑60kg:7‑9kg:1‑2L;生物炭是以二氧化硅为载体,以油茶果壳为生物质炭源,制备得到;防护剂包括质量比为15‑20:4:3油茶饼粕、桑叶、薄荷。本发明的栽培方法可有效促进油茶的生长,预防和防治病虫害,减少农药的使用,提高了油茶的产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栽培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油茶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油茶,属山茶科山茶属,常绿小乔木。因其种子可榨油(茶油)供食用,故名。油茶,是我国主要的木本油料资源之一,含有山茶皂苷、茶多酚等特有的生理活性物质,茶籽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90%。
油茶籽油可以通过压榨法、溶剂浸提法、超临界二氧化碳法、亚临界流体法、水酶法等方法进行制取,提取的油茶籽油含有脂肪酸、角鲨烯、VE等,VE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能够增强人体毛细血管的抵抗力,改善人体血液循环,调整人体生育功能,具有一定的抗衰老作用。角鲨烯是一种脂质不皂化物,是一种无毒性并且具有防病治病的生物活性物质,具有增强人体免疫能力、抗衰老、抗疲劳、抗肿瘤等多种生理功能。兰念念等人以5种油茶籽油为实验对象,对其脂肪酸组成、微量营养成分(生育酚、多酚、角鲨烯、植物甾醇)进行检测,并采用LPS诱导的第四代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系建立细胞炎症模型,研究不同油茶籽油甲醇提取物对细胞炎症因子一氧化氮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油茶籽油甲醇提取物能够显著抑制一氧化氮的生成,具有良好的抗炎作用;油茶籽油中的多酚和角鲨烯对抗炎活性有显著影响。苗建银等人采用亚临界流体萃取油茶籽油,提取的油茶籽油还有丰富的多酚,采用该方法制备的油茶籽油对于1,1-二苯基-2-苦基肼自由基(DPPH·)具有较好的清除能力。茶油色清味香,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耐贮藏,是优质食用油,易被人体吸收;也可作为润滑油、防锈油用于工业。
然而在油茶籽油加工过程中,油茶果壳和油菜籽粕却被当作废弃物丢弃或燃烧,不仅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还增加了固体废弃物污染。因此研究人员对油茶果壳和油菜籽粕进行研究,以提高其利用率。宋冬阳等人研究油茶果壳对水溶液中结晶紫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在油茶果壳用量为0.03g、结晶紫初始质量浓度为50mg/L、pH为8的条件下,室温振荡3h达到吸附平衡,平衡状态下油茶果壳对结晶紫的去除率达到98.01%。此外,再生实验结果发现,油茶果壳再生7次后,对结晶紫的去除率仍为95%以上。周江等利用水浸提工艺将油菜粕中的茶皂素脱去后添加在水产饲料中饲喂罗非鱼,罗非鱼的成活率均在90%以上,罗非鱼的体重均有增加,肌肉中的蛋白质含量也表现出了上升趋势,表明了油茶粕在脱毒之后可有效用于水产养殖动物的饲料。但是对于油茶果壳和油菜籽粕在油茶栽培中的研究鲜有报道。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油茶栽培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油茶栽培用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步骤1、油茶成熟后,采集得到油茶果壳和油茶籽,油茶籽完成榨油过程后,得到油茶饼粕;备用;
步骤2、整地深翻后,挖定植穴,施入无机肥、混合肥料之后,回填表土,然后进行幼苗种植;
所述混合肥料是由生物炭、固氮菌粉、防护剂混合制备得到,所述生物炭、固氮菌粉、防护剂的比例为40-60kg:7-9kg:1-2L;
所述生物炭是以二氧化硅为载体,以油茶果壳为生物质炭源,制备得到;
所述防护剂包括质量比为15-20:4:3的油茶饼粕、桑叶、薄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农业大学;安徽东旭大别山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农业大学;安徽东旭大别山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2055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强弱电设备一体化远程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烟感探测器及其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