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茶栽培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210820555.5 | 申请日: | 2022-07-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825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 发明(设计)人: | 周可金;张涛;张付贵;余燕;朱孝天;肖立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农业大学;安徽东旭大别山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G17/00 | 分类号: | A01G17/00;A01B79/02;A01C21/00;A01G13/00;C10B53/02 |
| 代理公司: | 西安铭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23 | 代理人: | 卢会刚 |
| 地址: | 230036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茶 栽培 方法 | ||
1.一种油茶栽培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步骤1、油茶成熟后,采集得到油茶果壳和油茶籽,油茶籽完成榨油过程后,得到油茶饼粕;备用;
步骤2、整地深翻后,挖定植穴,施入无机肥和混合肥料之后,回填表土,然后进行幼苗种植;所述无机肥为氮磷钾复合肥,无机肥的施入量为0.2-0.3kg/穴;
所述混合肥料是由生物炭、固氮菌粉、防护剂混合制备得到,所述生物炭、固氮菌粉、防护剂的比例为40-60kg:7-9kg:1-2L;所述固氮菌为固氮菌CGMCC No.12588;混合肥料的施入量为1-1.5kg/穴;
所述生物炭是以二氧化硅为载体,以油茶果壳为生物质炭源,制备得到;
所述生物炭按照以下步骤制备:
油茶果壳进行干燥、粉碎后得到油茶果壳粉;将油茶果壳粉置于含有阳离子电解质的溶液中40-50℃浸泡1h、干燥后得到改性油茶果壳粉;阳离子电解质为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或聚乙烯亚胺,阳离子电解质的浓度为3-4.5mg/ml,油茶果壳粉与含有阳离子电解质的溶液的比例为5-6g:10ml;
将二氧化硅分散于水中,加入改性油茶果壳粉,搅拌2-3h、干燥得到改性油茶果壳/二氧化硅;二氧化硅、水与改性油茶果壳粉的比例为2-3g:20ml:10g
改性油茶果壳/二氧化硅在惰性气氛,400-600℃下热解得到生物炭;
所述防护剂包括质量比为15-20:4:3的油茶饼粕、桑叶、薄荷;
所述防护剂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制备:
S1、按质量比为15-20:4:3称取油茶饼粕、桑叶、薄荷,备用;
S2、将油茶饼粕粉碎后,按照料液比1g:20-30ml加入乙醇,60-80℃下回流提取2次后得到提取液,旋转蒸发、干燥后得到油茶饼粕提取物;
将桑叶和薄荷粉碎后得到混合物,加入相当于混合物5-6倍体积的水浸泡3h后,50-70℃下回流提取得到提取液,旋转蒸发、干燥后得到桑叶薄荷提取物;
将制备得到的油茶饼粕提取物和桑叶薄荷提取物混合得到混合提取物;
S3、将混合提取物、表面活性剂和水混合得到防护剂,混合提取物、表面活性剂和水的比例为10g:0.4-0.6ml:15ml。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茶栽培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定植穴的长×宽×高为75-80cm×60-65cm×70-75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茶栽培用方法,其特征在于,热解时间为2-3.5h。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茶栽培用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油茶饼粕回流时间为5-6h;桑叶薄荷回流时间为4-6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农业大学;安徽东旭大别山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农业大学;安徽东旭大别山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20555.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强弱电设备一体化远程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烟感探测器及其制作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