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强弱电设备一体化远程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10820550.2 | 申请日: | 2022-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008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2 |
发明(设计)人: | 王硕苹;俞雪永;柳俊;谢红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大城市学院 |
主分类号: | H02B1/24 | 分类号: | H02B1/24;H02B1/56;H02J13/00 |
代理公司: | 浙江专橙律师事务所 33313 | 代理人: | 蒋诚吏 |
地址: | 310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弱 设备 一体化 远程 控制系统 | ||
1.一种强弱电设备一体化远程控制系统,包括控制柜以及设置在控制柜内的控制器和处理中心,所述控制器与处理中心通过无线传输信号连接,所述控制柜内还安装有电源,所述电源与控制器电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有多个强电设备和弱电设备,每个所述强电设备上均安装有继电器,所述弱电设备上电连接有监控模块,监控模块包括安装在控制柜附近的高清摄像头,所述高清摄像头用于监控控制柜,所述控制柜包括柜体(1)、焊接在柜体(1)一端的背板(2)以及设在柜体(1)另一端的外延散热框(3),所述柜体(1)中部开凿有与外延散热框(3)相互匹配的热开口,所述热开口朝向柜体(1)内的口部固定连接有回形板(51),所述回形板(51)中部固定连接有横板(52),所述外延散热框(3)中部开凿有热交叉口(401),所述热交叉口(401)内设有收翼板(4),所述回形板(51)与外延散热框(3)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双程杆(6),所述横板(52)中部与收翼板(4)之间同样连接有双程杆(6);
所述收翼板(4)包括两个内收板(41)以及固定连接在两个内收板(41)相互靠近一端的随变层(42),所述热交叉口(401)上下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两个分别与两个内收板(41)对应的立轴(71),所述内收板(41)背面固定连接有一对转环(72),所述转环(72)套设在立轴(71)外,所述柜体(1)远离背板(2)的一端、外延散热框(3)远离柜体(1)的一端以及内收板(41)均为多密集通透孔结构,两个所述内收板(41)相互远离的一端均超出热交叉口(401)的边缘,且超出长度不大于热交叉口(401)宽度的十分之一,所述内收板(41)纵向长度小于热交叉口(401)纵向量内壁之间的距离,所述立轴(71)正对内收板(41)的中线位置,所述随变层(42)由弹性材料制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强弱电设备一体化远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形板(51)内侧口部尺寸小于热开口的尺寸,且二者之间的尺寸差大于双程杆(6)端部的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强弱电设备一体化远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程杆(6)包括外套筒(61)、多个端部延伸至外套筒(61)内的随动衬杆(62)以及固定连接在多个随动衬杆(62)端部与外套筒(61)相对内壁之间的感温变杆(6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强弱电设备一体化远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感温变杆(63)为双程形状记忆合金制成,且和收翼板(4)对应的感温变杆(63)和与外延散热框(3)对应的感温变杆(63)的初始形状以及受热变形后的形状均相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强弱电设备一体化远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与所述收翼板(4)对应的多个随动衬杆(62)的端部分别与两个内收板(41)背面固定,且多个连接点均位于立轴(71)靠近随变层(42)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强弱电设备一体化远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筒(61)为L形硬质定型结构,且随动衬杆(62)的长边端部位于外套筒(61)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大城市学院,未经浙大城市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2055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