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旋转爆震发动机的燃料喷注数值处理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819993.X | 申请日: | 2022-07-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2953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1 |
| 发明(设计)人: | 刘彧;王超;王兰;蔡建华;郑榆山;肖保国;陈伟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空天技术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F02K7/08;F23R7/00;G06F111/10 |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信立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0 | 代理人: | 陈彦波 |
| 地址: | 6210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旋转 发动机 燃料 数值 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旋转爆震发动机的燃料喷注数值处理方法,涉及旋转爆震发动机的燃料喷注数值处理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将旋转爆震发动机本体作为独立计算域,将燃料喷孔及其上游喷注腔作为另一独立计算域,将两个计算域上的燃料喷孔边界设定为周期性边界,实现彼此数据的实时连通共享,实现对真实喷注环境下旋转爆震发动机的数值模拟,正确反映旋转爆震对燃料喷注特性的影响。本发明的方法既能将燃料喷孔及其上游喷注腔一同画出,又可以避免空间相容性上的考虑,能够使数值模拟既能反映出旋转爆震波对燃料喷注特性的影响,又能简化网格绘制过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旋转爆震发动机的燃料喷注数值处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旋转爆震发动机的燃料喷注数值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旋转爆震发动机是一种通过在轴对称燃烧室(横截面为环形或圆形)中起爆沿圆周方向周期性传播的爆震波,从而实现快速燃烧的一类发动机的统称。可应用于火箭发动机、冲压发动机、航空涡轮发动机等热机中。数值模拟是研究旋转爆震发动机的重要手段之一。
对于旋转爆震发动机燃料喷注的数值处理方法,最常见的是:在数值模拟计算域的壁面上仅给出燃料喷孔作为边界,在该边界上指定质量流量入口或压力入口等边界条件,实现燃料向计算域中喷注;或者直接在计算域内部设置喷注质量源,给定该喷注质量源的质量流量来实现燃料的注入,如图1所示。
但上述这两种处理方法均不能正确反映燃烧室中旋转爆震的周期运动与燃料喷注之间的相互作用。这是因为,在真实发动机中,当旋转爆震波扫过某一喷孔时,该喷孔处的压力上升,表现为该燃料喷孔的喷注流量减小,甚至暂时被旋转爆震波后的高压堵塞而停止喷入燃料,待旋转爆震波远离该喷孔后,该处压力下降,喷注流量才逐渐恢复。但在数值模拟中,如果将喷孔定义为质量流量入口边界,那么无论旋转爆震波扫过该喷孔后压力升高多少,该喷孔处始终能够保证喷入指定的流量,造成数值模拟无法正确反映出旋转爆震波对燃料喷注特性的影响。同理,如果给定喷孔的压力条件,那么旋转爆震波扫过后,该喷孔的压力也会被强制赋予给定的压力值,而不会随旋转爆震波的扫过而升高,同样无法正确反映旋转爆震对燃料喷注特性的影响。对于内部喷注质量源,同样存在以上问题。
因此,旋转爆震发动机数值模拟的另一种常见的燃料喷注数值处理方法是将整个喷孔连同其上游的燃料喷注腔一同画出,在喷注腔的入口给定燃料的质量流量。这样,在保证燃料总流量不变的前提下,燃料的流量会根据喷孔当地的压力在各个喷孔之间进行流量分配,这样就可以正确反映出旋转爆震对燃料喷孔喷注特性的影响。但如果燃烧室构型或喷注构型较复杂(如,存在内壁喷孔的环形燃烧室,或采用侵入式的支杆或支板喷注),将燃料喷孔连同上游的喷注腔一同画出,会给计算网格的绘制带来一定困难,需要考虑结构上的空间相容性。
因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旋转爆震发动机燃料喷注的数值处理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旋转爆震发动机的燃料喷注数值处理方法,既能将燃料喷孔及其上游喷注腔一同画出,又可以避免空间相容性上的考虑,使数值模拟既能反映出旋转爆震波对燃料喷注特性的影响,又能简化网格绘制过程。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旋转爆震发动机的燃料喷注数值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旋转爆震发动机本体作为独立计算域,即计算域A,将燃料喷孔及其上游喷注腔作为另一个独立计算域,即计算域B;
S2、将计算域A和计算域B上的燃料喷孔边界均设定为周期性边界,并使其彼此数据实时连通共享;
S3、在进行数值模拟时,计算域A和计算域B同步进行计算,将计算域B的燃料喷孔边界的各项流场数据传给计算域A中的燃料喷孔边界,使燃料喷入旋转爆震发动机燃烧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空天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空天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1999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