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I群8型禽腺病毒全悬浮的培养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818329.3 | 申请日: | 2022-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252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30 |
发明(设计)人: | 高艳;高宏雷;张峣;王晓龙;刘景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维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7/00 | 分类号: | C12N7/00;C12N5/09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阳光惠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211 | 代理人: | 邓宇 |
地址: | 150036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型禽腺 病毒 悬浮 培养 方法 | ||
1.一种I群8型禽腺病毒全悬浮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方法是将I群8型禽腺病毒接种于LMH细胞无血清悬浮细胞系中,利用WAVETM波浪式生物反应器进行培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得LMH细胞无血清悬浮细胞系的方法如下:
步骤1:制备含有3%-8%血清的培养液;
步骤2:将LMH贴壁细胞在含有8%血清的培养液中培养,然后将细胞移植在血清含量梯度降低的培养液中培养;
步骤3:将步骤2中获得的细胞进行消化后放置在无血清全悬浮培养基中培养,获得LMH细胞无血清悬浮细胞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的步骤如下:将LMH贴壁细胞接种在培养液中按照1:3比例传代,传代3~5代后,将培养液中的血清浓度下降,连续传代5代以上,获得培养后的LMH贴壁细胞,再将血清浓度下降得到低血清培养液,将低血清培养液培养步骤1获得的培养后的LMH贴壁细胞,按照1:4比例传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将培养液中的血清浓度下降为5%,所述低血清培养液中的血清为3%。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的步骤如下:
步骤3.1:选择长满单层的细胞进行消化,将消化后的细胞接种至LMH细胞全悬浮培养基培养,控制细胞的密度为1.5~2.0×106cells/ml;
步骤3.2:重复步骤3.1,保持48h时活细胞密度3.0~4.0×106cells/ml且活率高于90%,即获得LMH细胞无血清悬浮细胞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1中控制细胞的密度是在消化后的细胞接种至LMH细胞全悬浮培养基培养48小时的时候。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消化的方法是将长满单层的细胞上清液弃掉,加入2-5mlPBS洗2次,弃掉PBS,加入0.25%的胰酶作用1min后弃掉胰酶,1min后加入准备好的培养基终止消化,将细胞吹匀备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WAVETM波浪式生物反应器进行培养的方法如下:
步骤1:将LMH细胞无血清悬浮细胞以1.5~2.0×106cells/ml初始细胞密度接种于500ml摇瓶中,置于37℃、5%CO2、转速为100rpm的振荡培养箱中培养48~72小时;
步骤2:将步骤1获得的LMH细胞无血清悬浮细胞接种于2L的细胞培养袋,工作体积为1L,初始接种密度为1.0~1.5×106cells/ml,控制WAVETM波浪式生物反应器的反应条件,细胞密度达到3~4×106cells/ml,控制细胞活力在90%以上,则该细胞可以用于接毒试验;
步骤3:通过补料泵将I群8型禽腺病毒输入步骤2中的细胞培养袋中,接毒量为1‰,待细胞活率降至50%~60%收获病毒液,收获I群8型禽腺病毒;
步骤4:取LMH全悬浮细胞,导入10L的灌注用细胞培养袋,工作体积为5L,初始细胞密度1.0~1.5×106cells/ml,控制WAVETM波浪式生物反应器的反应条件,当细胞密度增长至3~4×106cells/ml时,接种步骤3获得的I群8型禽腺病毒,接毒量为1‰,待细胞活率降至45%~55%收获病毒液,收获I群8型禽腺病毒;
步骤5:取LMH全悬浮细胞,导入50L的灌注用细胞培养袋,工作体积为25L,初始细胞密度1.0~1.5×106cells/ml,控制WAVETM波浪式生物反应器的反应条件,当细胞密度增长至3~4×106cells/ml时接种步骤4获得的I群8型禽腺病毒,接毒量为1‰,待细胞活率降至45%~55%收获病毒液,收获I群8型禽腺病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维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哈尔滨维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1832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单级自养脱氮反应体系及应用
- 下一篇:一种低氮排放型铝材时效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