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折叠式托臂结构及清障车辆在审
申请号: | 202210816783.5 | 申请日: | 2022-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542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发明(设计)人: | 宋银柱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银柱 |
主分类号: | B60P3/12 | 分类号: | B60P3/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共腾律师事务所 16031 | 代理人: | 刘薇 |
地址: | 441300 湖北省随***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折叠式 结构 清障 车辆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折叠式托臂结构及清障车辆,所述折叠式托臂结构主要包括托臂吊架、托臂总成、一级托臂、二级托臂和横臂抱胎总成,其中托臂总成铰接在托臂吊架上,能够在托臂举升装置的驱动下绕铰接点转动;托臂总成上连接有一级托臂、二级托臂,二级托臂末端通过铰接座连接有横臂抱胎总成,当二级托臂缩进一级托臂时,所述横臂抱胎总成在一级托臂末端的限位作用下向上翻转,自动完成折叠动作;当二级托臂伸出时,横臂抱胎总成则在重力作用下向下翻转,恢复工作状态。本发明的折叠式托臂结构设计巧妙,在收缩二级托臂的过程中自动完成对横臂抱胎总成的折叠动作,无需其他驱动装置,简化了托臂清障装置的驱动系统,同时节约了收纳空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车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折叠式托臂结构及清障车辆。
背景技术
托臂结构是清障车辆的核心部件,用于托举和牵引故障车辆,现有技术中的托臂结构存在结构复杂、占用空间大的问题,限制了清障车辆的小型化。但是,大型清障车辆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长度,在拖牵故障车辆时转弯半径过大,并且大型清障车辆的通过性较差,在相对狭小的救援场合下难以适用。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的托臂结构。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折叠式托臂结构,该结构的结构简化,占用空间小,适用于安装在各种清障车辆上。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折叠式托臂结构,包括托臂吊架、托臂总成、一级托臂、二级托臂和横臂抱胎总成;所述托臂吊架安装在车辆的底盘大梁上,所述托臂总成铰接在托臂吊架上,托臂总成上连接有托臂举升装置,所述托臂总成能够在托臂举升装置的驱动下绕铰接点转动;所述一级托臂连接在托臂总成上,一级托臂内通过托臂伸缩机构连接有所述二级托臂,二级托臂末端的上部设置有铰接座,通过铰接座连接有横臂抱胎总成。
其中,一级托臂的上部盖板至少部分的开放,从而在二级托臂处于收缩状态时容纳所述铰接座;所述横臂抱胎总成的端部尺寸大于所述一级托臂末端的尺寸,从而当二级托臂缩进一级托臂时,所述横臂抱胎总成在一级托臂末端的限位作用下向上翻转,自动完成折叠动作。
具体的,所述托臂举升装置为托臂举升油缸,所述托臂举升油缸的一端连接在车辆的底盘大梁上,另一端连接在托臂总成上。
具体的,所述托臂总成和所述一级托臂固定连接或者活动连接。优选的,所述托臂总成和所述一级托臂通过钢球转向机构活动连接:所述钢球转向机构包括转向机构本体、转向机构壳体和中心轴,所述转向机构壳体套设在转向机构本体上,二者通过中心轴铰接,转向机构本体上具有多个弹簧容纳腔,所述弹簧容纳腔内安装有弹簧,弹簧的末端设置有定位钢球,所述定位钢球被所述弹簧顶压在转向机构壳体上。进一步的,所述转向机构本体和转向机构壳体上设置有定位销安装孔。
具体的,所述托臂伸缩机构选自液压油缸、液压马达或步进电机的任意一种,优选为液压油缸。
具体的,所述横臂抱胎总成上连接有抱胎架,抱胎架上设置有抱胎装置。
具体的,所述抱胎架可以固定连接在横臂抱胎总成上,也可以通过摆动轴转动连接在横臂抱胎总成上。
在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清障车辆,该清障车辆的底盘大梁上安装有上述折叠式托臂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车辆的后部设置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能够在所述折叠式托臂结构举升至最大行程的情况下为其提供容纳空间。具体的,所述容纳腔可以是凹槽式设计,凹槽的形状与折叠式托臂结构相匹配,也可以是常规的车厢,在此情况下,车厢的后盖板可以采用上翻或侧开的形式,以便在收纳折叠式托臂结构后关闭。
本发明提供的折叠式托臂结构设计巧妙,托臂伸缩机构在收缩二级托臂的过程中自动完成对横臂抱胎总成的折叠动作,无需其他驱动装置,简化了托臂清障装置的驱动系统,并且折叠后的托臂占用空间更小,节约了收纳空间。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银柱,未经宋银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1678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