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细菌感染肺类器官模型与免疫微环境共存体系的构建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210810774.5 | 申请日: | 2022-07-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115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13 |
| 发明(设计)人: | 蔡芸;杨天立;陈辉玲;白楠;梁蓓蓓;梁文馨;王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 主分类号: | C12N5/071 | 分类号: | C12N5/071;C12N5/0786;C12N5/078;C12N1/20;C12R1/2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京万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40 | 代理人: | 齐晓静 |
| 地址: | 10085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细菌 感染 器官 模型 免疫 环境 共存 体系 构建 方法 | ||
1.一种细菌感染肺类器官模型与免疫微环境共存体系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固定于基底膜基质(Matrigel)中的患者来源肺类器官(PDLO)消化下来,添加培养基制备成患者来源肺类器官(PDLO)悬液并计数;
S2.悬浮培养所述患者来源肺类器官(PDLO)悬液,以修复消化下来的所述患者来源肺类器官(PDLO);
S3.将单克隆菌落培养制备为定量细菌悬液;
S4.将所述定量细菌悬液加入所述患者来源肺类器官(PDLO)悬液中,建立细菌感染肺类器官模型;以及
S5.提取原代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计数后加入所述细菌感染肺类器官模型中,以构建所述细菌感染肺类器官模型与免疫微环境共存体系。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所述的细菌感染肺类器官模型与免疫微环境共存体系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用II型胶原酶将固定于所述基底膜基质(Matrigel)中的患者来源肺类器官(PDLO)消化下来。
3.根据权利要求2的所述的细菌感染肺类器官模型与免疫微环境共存体系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用浓度为2mg/mL的II型胶原酶将固定于所述基底膜基质(Matrigel)中的患者来源肺类器官(PDLO)在37℃消化10min,用杜氏磷酸盐缓冲液(DPBS)清洗以洗净所述II型胶原酶。
4.根据权利要求1的所述的细菌感染肺类器官模型与免疫微环境共存体系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悬浮培养所述患者来源肺类器官(PDLO)悬液一周。
5.根据权利要求1的所述的细菌感染肺类器官模型与免疫微环境共存体系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使用流式管或低吸附孔板进行悬浮培养。
6.根据权利要求1的所述的细菌感染肺类器官模型与免疫微环境共存体系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将细菌于MHA琼脂板中培养传代至对数生长期后,挑取单克隆菌落至MHB肉汤培养基中,随后使用麦氏比浊仪对细菌悬液进行定量。
7.根据权利要求6的所述的细菌感染肺类器官模型与免疫微环境共存体系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将挑取的所述单克隆菌落在所述MHB肉汤培养基中在37℃振荡培养16h,随后使用麦氏比浊仪对细菌悬液进行定量,根据需要的感染复数(MOI)比浊至1.5×10^7CFU/mL特定浓度的细菌悬液。
8.根据权利要求1的所述的细菌感染肺类器官模型与免疫微环境共存体系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5中,提取原代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并进行计数后,在适当的时间点将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悬液加入所述细菌感染肺类器官模型中。
9.根据权利要求8的所述的细菌感染肺类器官模型与免疫微环境共存体系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悬液的浓度为1.5×10^5个/m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1077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机散温稳固方法
- 下一篇: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并发交易处理方法及其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