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车与车位锁联动错车行驶系统及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809986.1 | 申请日: | 2022-07-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417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 发明(设计)人: | 张晗;沈忱;付斌;石青青;郭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L67/12 | 分类号: | H04L67/12;G07C9/00;E01F13/04;E04H6/42 |
| 代理公司: | 武汉蓝宝石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42 | 代理人: | 范三霞 |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经济技术***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位锁 联动 错车 行驶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车与车位锁联动错车行驶系统及方法,用于停车场或地下车库出现狭窄车道,所述系统包括本车、多个对向车辆和电子车位锁,所述本车上设置有第一V2X通讯模块,每一个对向车辆上设置有第二V2X通讯模块,所述电子车位锁上设置有第三V2X通讯模块。本发明在电子车位锁的基础上,加入V2X通讯模块,通过车辆与车位锁之间的信息交互,在错车时申请车位临时停靠,让对向来车全部通过后再驶离并自动落锁,安全、高效的完成错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驾驶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多车与车位锁联 动错车行驶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在停车场或地下停车库等场所行车时,经常出现车道 较窄,双方无法会车的情况,如果此时唯一可以让行的停车位上面还 有一把车位锁,那么就只能有一方的车辆倒退至路口错车。这样不仅 错车效率低下,而且在实际操作中容易出现剐蹭等事故。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多车与车位锁 联动错车行驶系统及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多车与车位锁联动错车行驶 系统,用于停车场或地下车库出现狭窄车道,所述系统包括本车、多 个对向车辆和电子车位锁,所述本车上设置有第一V2X通讯模块,每 一个对向车辆上设置有第二V2X通讯模块,所述电子车位锁上设置有 第三V2X通讯模块;
本车,用于通过所述第一V2X通讯模块向所述电子车位锁发送临 时停靠申请指令,以及在接收到所述电子车位锁通过第三V2X通讯模 块返回的申请通过信息后,将错车信息发送至每一个对向车辆;以及 当车位锁落下后,控制本车驶入对应车位让行,并通过所述第一V2X 通讯模块向每一辆对向车辆发送行驶通过消息;还用于当完成错车后, 告知所述电子车位锁错车完成信息;
所述电子车位锁,用于接收到所述第一V2X通讯模块发送的临时 停靠申请指令,操作车位锁下落;以及根据接收的错车完成信息,控 制车位锁自动上抬;
每一辆对向车辆,用于通过所述第二V2X通讯模块接收到所述第 一V2X通讯模块发送的行驶通过消息时,执行错车行驶。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作出如下改进。
可选的,所述本车,用于通过所述第一V2X通讯模块向所述电子 车位锁发送临时停靠申请指令,之前包括:
本车通过所述第一V2X通讯模块向所述电子车位锁发送临时泊车 请求,并接收所述电子车位锁通过第二V2X通讯模块反馈的本电子车 位锁的操作状态信息,所述操作状态信息包括车位锁能落下或者不能 落下的信息;
相应的,所述本车,用于通过所述第一V2X通讯模块向所述电子 车位锁发送临时停靠申请指令,包括:
如果接收到所述电子车位锁的车位锁能落下的信息,则将所述电 子车位锁发送临时停靠申请指令。
可选的,所述电子车位锁包括多个,每一个电子车位锁中均设置 有第三V2X通讯模块,所述本车通过所述第一V2X通讯模块向所述 电子车位锁发送临时泊车请求,并接收所述电子车位锁通过第二V2X 通讯模块反馈的本电子车位锁的操作状态信息,包括:
本车通过所述第一V2X通讯模块,向每一个电子车位锁发送临时 泊车请求,并接收每一个电子车位锁反馈的操作状态信息。
可选的,所述本车,用于通过所述第一V2X通讯模块向所述电子 车位锁发送临时停靠申请指令,包括:
根据接收的每一个电子车位锁反馈的操作状态信息,如果有多个 电子车位锁反馈的操作状态信息为车位锁能够落下,则选择向合适的 电子车位锁发送临时停靠申请指令。
可选的,所述电子车位锁还包括操作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0998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