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ENF 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805612.2 | 申请日: | 2022-07-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949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8 |
| 发明(设计)人: | 王丽;陈秀兰;王俊伟;李平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亚人造板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7L11/08 | 分类号: | B27L11/08;B27N1/00;B27N1/02;B27N3/04;B27N3/18 |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叶连生 |
| 地址: | 21231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base sub nf | ||
1.一种ENF级纤维板生产工艺,包括木材剥皮→削片→筛选→水洗→预蒸煮→蒸煮→热磨→施胶→纤维干燥→施加无机多孔材料→铺装→预压→热压→冷却→砂光→检验分等→包装入库工序,其特征在于:
所述施胶工序中,添加的胶黏剂为异氰酸酯胶黏剂,添加方式为在距离干燥管出口2~3米处均匀喷涂到纤维表面,异氰酸酯胶黏剂施加量为25~50kg/m3;
所述施加无机多孔材料工序中,在分选风送风机入口处施加无机多孔材料,使用连续螺旋下料机,通过变频调速电机控制无机多孔材料添加量,添加量为20~100kg/m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ENF级纤维板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木材剥皮工序中,木材种类为杨木、桉木中的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ENF级纤维板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蒸煮工序中,预蒸煮温度90~10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ENF级纤维板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蒸煮工序中,蒸煮温度160~180℃,蒸煮时间5~6min。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ENF级纤维板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施胶工序中,异氰酸酯胶黏剂储存及管道输送过程进行保温处理,储罐温度保持40~60℃,储罐至施加出口之间设置两个中间储罐,中间储罐装有保温系统,温度保持40~6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ENF级纤维板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施胶工序中,所述异氰酸酯胶黏剂为官能度为2.6~2.7的异氰酸酯与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的混合物,室温下为淡棕色液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ENF级纤维板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加无机多孔材料工序中,所述无机多孔材料包括火山岩、多孔氧化铝、硅灰石、硅藻土、沸石、粉煤灰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物,平均粒径在20~200目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ENF级纤维板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铺装工序中,采用喷湿装置在板坯宽度方向两边喷水蒸气,喷湿范围10~20cm,即板坯宽度方向从边部往中间延伸距离,喷湿量50~200g/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ENF级纤维板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压工序中,在压机入口处向板坯上表面喷高温蒸汽,蒸汽温度120~150℃,蒸汽量150~300kg/h,下表面设置真空抽吸系统,将蒸汽快速从板坯上表面抽吸至下表面,使得板坯芯层温度快速提高;进一步的,热压采用连续式压机,采用五段温度压力区控制,一区、二区温度较脲醛树脂制板工艺高5~10℃,三区温度较脲醛树脂制板工艺低5~10℃,三区压力较脲醛树脂制板工艺高50~200N/m2,压机速度较脲醛树脂制板工艺下降5%左右。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ENF级纤维板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为防止板坯粘热压机钢带,在板坯进入热压机之前,上下钢带表面提前喷脱模剂10~30min,喷涂量20~30g/m2;在板坯进入热压机后,脱模剂喷涂量调整为10~20g/m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亚人造板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大亚人造板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0561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