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自解释理念的桥墩遮挡下人行过街横道设计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802032.8 | 申请日: | 2022-07-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909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2 |
| 发明(设计)人: | 周进;王雅芬;山凌;严新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进 |
| 主分类号: | E01C1/00 | 分类号: | E01C1/00;E01C1/02;E01D19/02;E01F9/40;E01F9/524;E01F9/553;E01F9/541;E01F9/582;E01F9/608;E01F9/619;E01F9/615 |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张惠玲 |
| 地址: | 430019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解释 理念 桥墩 遮挡 下人 街横道 设计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自解释理念的桥墩遮挡下人行过街横道设计系统,包括桥墩,所述桥墩包括遮挡桥墩和毗邻桥墩,所述遮挡桥墩和毗邻桥墩之间设置有斑马线,所述遮挡桥墩紧靠人行横道,所述毗邻桥墩远离人行横道,所述桥墩上设置有组合诱导系统,所述人行过街横道的等候区上设置有感应系统和提示系统,所述斑马线末端设置有视错觉系统。本发明基于自解释原理,通过低、中、高三位诱导,缓解桥墩下视线盲区,同时自动感应系统通过高频闪烁以及高亮,有效提示车辆行人过街行为,从而改善桥墩导致的视觉障碍,有效引导驾驶人减速让行,保障桥墩下过街横道的交通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城市道路交通安全设施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基于自解释理念的桥墩遮挡下人行过街横道设计系统。
背景技术
由于桥墩的存在,导致行人过街时的驾驶视线盲区,车辆驶过相应路段时,由于警示诱导不足,对于近距离、短时间突然出现的驾驶人或行人,彼此间都没有反应与躲避的时间与空间,最终发生交通事故,因此,对于现存的桥墩下人行横道的设计改善十分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自解释理念的桥墩遮挡下人行过街横道设计系统,其能够缓解驾驶人行驶至桥墩下,因桥墩遮挡而形成的视觉障碍,有效引导行人过街以及车辆驾驶人减速让行,保障桥墩下过街横道的交通安全的桥墩下行过街横道设计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基于自解释理念的桥墩遮挡下人行过街横道设计系统,包括桥墩,所述桥墩包括遮挡桥墩和毗邻桥墩,所述遮挡桥墩和毗邻桥墩之间设置有斑马线,所述遮挡桥墩紧靠人行横道,所述毗邻桥墩远离人行横道,所述桥墩上设置有组合诱导系统,所述人行过街横道的等候区上设置有感应系统和提示系统,所述斑马线末端设置有视错觉系统;
所述组合诱导系统包括设置在桥墩上部的上层熊猫广角镜镜面反射标识、设置在桥墩中部的中层雪山纹逆反射标识,设置在桥墩底部的下层特制性弹性柱漫反射与逆反射标识,设置在桥墩四条棱角边处的条形逆反射标识;
所述感应系统包括隔离感应设施和隔离闪烁柱,所述隔离感应设施设置在路肩和人行横道斑马线的上下起始段之间,所述隔离闪烁柱分别设置人行横道斑马线的上下起始段和结束段,所述隔离闪烁柱设置多个且以人行横道斑马线的横向宽度为准均匀设置;
所述提示系统包括渐变弹性交通柱;所述渐变弹性交通柱设置在隔离闪烁柱侧面,所述渐变弹性交通柱设置在远离车行道路处,所述隔离闪烁柱设置在靠近车行道路处;
所述视错觉系统包括第一组合猫眼道钉和第二颗组合猫眼道钉,所述第一组合猫眼道钉和第二颗组合猫眼道钉分别设置在斑马线的左右末端,所述第一组合猫眼道钉设置在斑马线的右侧起始处和左侧结尾处,所述第二颗组合猫眼道钉设置在在斑马线的右侧结尾处和左侧起始处,所述视错觉系统以行人右行为界且双边反向对称设置。
按上述方案,所述上层熊猫广角镜镜面反射标识包括第一上层熊猫广角镜镜面反射标识和第二上层熊猫广角镜镜面反射标识,所述第一上层熊猫广角镜镜面反射标识设置在遮挡桥墩上部,所述第二上层熊猫广角镜镜面反射标识设置在毗邻桥墩上部。
按上述方案,所述第一上层熊猫广角镜镜面反射标识由三个镜面组合而成,所述第一反射镜面直径60~70cm;所述第二上层熊猫广角镜镜面反射标识由2个镜面组合而成,所述第二反射镜面直径50~60cm;所述第一反射镜面和第二反射镜面的中央分别朝向中下方人行横道。
按上述方案,所述中层雪山纹逆反射标识为设置在桥墩中部的中层雪山纹逆反射膜,设置在遮挡桥墩的所述中层雪山纹逆反射膜的高度为80~100cm,设置在毗邻桥墩的所述中层雪山纹逆反射膜的高度为60~80cm。
按上述方案,所述下层特制性弹性柱漫反射与逆反射标识为下层特制性弹性柱,所述下层特制性弹性柱高度为80~100cm,所述下层特制性弹性柱呈现中间低两端逐渐高的凹形对称排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进,未经周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0203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