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缓粘结预应力筋束、张拉端锚具、固定端锚具及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798592.0 | 申请日: | 2022-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106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7 |
发明(设计)人: | 吴转琴;范蕴蕴;刘顺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兆福基新材料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中研兆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5/08 | 分类号: | E04C5/08;E04C5/10;E04C5/12;E04G2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姜璐璐;韩嫚嫚 |
地址: | 100029 北京市西***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粘结 预应力 张拉端锚具 固定 端锚具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提出一种缓粘结预应力筋束、张拉端锚具、固定端锚具及施工方法,涉及预应力混凝土技术领域,该缓粘结预应力筋束包括:两根或两根以上预应力筋,平行排列并形成筋束;保护套,套设于筋束外;缓凝粘合剂,填充于筋束和保护套之间并形成填充层。本发明提出的缓粘结预应力筋束、及其张拉端锚具、固定端锚具和施工方法能够提供更大预应力并能实现群拉群锚施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预应力混凝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缓粘结预应力筋束、及其张拉端锚具、固定端锚具和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预应力技术中,缓粘结预应力技术是较有粘结预应力和无粘结预应力之后迅猛发展的一种预应力技术。缓粘结预应力是指在施工阶段预应力钢绞线伸缩变形自由、不与周围缓凝粘合剂产生粘结,而在施工完成后的预定时期内预应力筋通过固化的缓凝粘合剂与周围混凝土产生粘结作用。
缓粘结预应力技术秉承无粘结预应力技术生产及施工工艺简单的优点,克服了有粘结预应力技术施工工艺复杂、使用条件受限的弊端,其良好的力学性能可与有粘结预应力媲美,因此缓粘结预应力技术已被广泛应用在公路桥梁、铁路桥梁、市政工程、水利工程、海洋工程、特种工程等所有土木建设工程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随着缓粘结预应力技术的广泛应用,现用的缓粘结预应力筋为单根预应力筋结构,使用时单根布置单根张拉,虽然有布置灵活的优点,但是在预应力筋用量较大的情况下,单根布置单根张拉,施工效率较低。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根据多年从事本领域和相关领域的生产设计经验,经过反复试验设计出一种缓粘结预应力筋束、及其张拉端锚具、固定端锚具和施工方法,以期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缓粘结预应力筋束、及其张拉端锚具、固定端锚具和施工方法,能够提供更大预应力并能实现群拉群锚施工。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缓粘结预应力筋束,其中,所述缓粘结预应力筋束包括:
两根或两根以上预应力筋,平行排列并形成筋束;
保护套,套设于所述筋束外;
缓凝粘合剂,填充于所述筋束和所述保护套之间并形成填充层。
如上所述的缓粘结预应力筋束,其中,所述缓粘结预应力筋束包括两根至七根所述预应力筋。
如上所述的缓粘结预应力筋束,其中,所述预应力筋为预应力钢绞线或预应力钢丝。
如上所述的缓粘结预应力筋束,其中,所述保护套为高密度聚乙烯保护套。
如上所述的缓粘结预应力筋束,其中,所述保护套的外壁上设有外凸的多条横肋,各所述横肋沿所述保护套的圆周方向设置,且多条所述横肋顺序间隔排列。
如上所述的缓粘结预应力筋束,其中,所述保护套的外壁上设有外凸的至少一条纵肋,所述纵肋沿所述保护套的长度方向设置。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缓粘结预应力筋束的张拉端锚具,用于张拉如上所述缓粘结预应力筋束,其中,所述张拉端锚具包括张拉端密封帽、张拉端锚垫板构件和张拉端锚板,所述张拉端锚垫板构件具有轴向贯通的内腔,所述张拉端锚垫板构件的外壁上开设有与所述内腔相连的注浆通道,所述张拉端密封帽和所述张拉端锚垫板构件分别位于所述张拉端锚垫板构件的两端并封闭所述内腔,所述张拉端锚板上开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锚固通孔,各所述锚固通孔与各所述预应力筋一一对应设置,各所述锚固通孔内设有用于夹紧所述预应力筋的夹片,所述缓粘结预应力筋束的一端依次贯穿所述张拉端密封帽和所述内腔,所述缓粘结预应力筋束的各所述预应力筋对应贯穿所述锚固通孔并被所述夹片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兆福基新材料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中研兆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兆福基新材料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中研兆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9859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控制器、空调器及存储介质
- 下一篇:隔音门系统体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