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缓粘结预应力筋束、张拉端锚具、固定端锚具及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798592.0 | 申请日: | 2022-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106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7 |
发明(设计)人: | 吴转琴;范蕴蕴;刘顺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兆福基新材料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中研兆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5/08 | 分类号: | E04C5/08;E04C5/10;E04C5/12;E04G2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姜璐璐;韩嫚嫚 |
地址: | 100029 北京市西***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粘结 预应力 张拉端锚具 固定 端锚具 施工 方法 | ||
1.一种缓粘结预应力筋束,其特征在于,所述缓粘结预应力筋束包括:
两根或两根以上预应力筋,平行排列并形成筋束;
保护套,套设于所述筋束外;
缓凝粘合剂,填充于所述筋束和所述保护套之间并形成填充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粘结预应力筋束,其特征在于,所述缓粘结预应力筋束包括两根或两根以上所述预应力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粘结预应力筋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应力筋为预应力钢绞线或预应力钢丝。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粘结预应力筋束,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套为高密度聚乙烯保护套。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粘结预应力筋束,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套的外壁上设有外凸的多条横肋,各所述横肋沿所述保护套的圆周方向设置,且多条所述横肋顺序间隔排列。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粘结预应力筋束,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套的外壁上设有外凸的至少一条纵肋,所述纵肋沿所述保护套的长度方向设置。
7.一种缓粘结预应力筋束的张拉端锚具,用于张拉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缓粘结预应力筋束,其特征在于,所述张拉端锚具包括张拉端密封帽、张拉端锚垫板构件和张拉端锚板,所述张拉端锚垫板构件具有轴向贯通的内腔,所述张拉端锚垫板构件的外壁上开设有与所述内腔相连的注浆通道,所述张拉端密封帽和所述张拉端锚板分别位于所述张拉端锚垫板构件的两端并封闭所述内腔,所述张拉端锚板上开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锚固通孔,各所述锚固通孔与各所述预应力筋一一对应设置,各所述锚固通孔内设有用于夹紧所述预应力筋的夹片,所述缓粘结预应力筋束的一端依次贯穿所述张拉端密封帽和所述内腔,所述缓粘结预应力筋束的各所述预应力筋对应贯穿所述锚固通孔并被所述夹片固定。
8.一种缓粘结预应力筋束的固定端锚具,用于固定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缓粘结预应力筋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端锚具包括固定端锚板和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挤压锚,所述固定端锚板上开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锚固通孔,各所述挤压锚、各所述锚固通孔分别与各所述预应力筋对应设置,各所述预应力筋对应贯穿所述锚固通孔并与所述挤压锚固定连接,所述缓粘结预应力筋束的另一端的各所述预应力筋对应贯穿所述锚固通孔并被所述挤压锚固定。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缓粘结预应力筋束的固定端锚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端锚具还包括固定端锚垫板构件和固定端密封帽,所述固定端锚垫板构件的一端抵接于所述固定端锚板背向所述挤压锚的板面上,所述固定端锚垫板构件具有轴向贯通的内腔,所述固定端锚垫板构件的外壁上开设有与所述内腔相连的注浆通道,所述固定端密封帽盖设在所述固定端锚垫板构件的另一端部并封闭该端部。
10.一种缓粘结预应力筋束的施工方法,用于对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缓粘结预应力筋束进行张拉施工,其特征在于,截取预定长度的所述缓粘结预应力筋束,并在所述缓粘结预应力筋束的两端分别安装固定端锚具和张拉端锚具,所述缓粘结预应力筋束内的各所述预应力筋分别与所述固定端锚具和所述张拉端锚具固定连接,将所述固定端锚具设于预定的固定位置并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凝固后对所述缓粘结预应力筋束进行张拉,将所述张拉端锚具张拉至预定张拉位置并对所述张拉端锚具进行封锚,所述张拉端锚具有张拉端锚垫板构件,所述张拉端锚垫板构件内部中空,在封锚过程中,先向所述张拉端锚垫板构件内灌注缓凝粘合剂并封堵注入口,再浇筑混凝土以对所述张拉端锚具进行封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兆福基新材料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中研兆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兆福基新材料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中研兆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9859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控制器、空调器及存储介质
- 下一篇:隔音门系统体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