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智能化判客接待方法及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793406.4 | 申请日: | 2022-07-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111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8 | 
| 发明(设计)人: | 褚富强;章韵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邮电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6Q50/10 | 分类号: | G06Q50/10;G06Q30/02;G06F16/9535;G06V40/16;B25J1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冠和权律师事务所 11399 | 代理人: | 张树朋 | 
| 地址: | 224000 江苏省盐城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数据 智能化 接待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智能化判客接待方法及系统,其中,方法包括:步骤1:基于大数据分析技术,分析会有意向参加用户输入的活动的多个目标客户;步骤2:对目标客户进行在线邀约,将邀约成功的目标客户作为待接待客户;步骤3:获取待接待客户回复在线邀约时输入的来访信息;步骤4:基于来访信息,对进入活动的举办场所的人员进行判客接待。本发明的基于大数据的智能化判客接待方法及系统,无需安排营销人员事先进行拓客邀约,降低了人力成本,另外,基于大数据技术可解决人工拓客的拓客范围存在局限性的问题,提升营销活动的举办效果;邀约成功的客户参加营销活动时,无需进行来访人员登记确认,提升了便捷性和客户体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大数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智能化判客接待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商户举办营销活动时,需要安排营销人员事先进行拓客,在拓客过程中对客户进行活动邀约等,人力成本较大,同时,人工拓客的拓客范围存在局限性,会对营销活动的举办效果造成影响。另外,当邀约成功的客户参加营销活动时,需要在活动举办场所的入口处进行来访人员登记确认,防止非邀约人员进入,比较繁琐,特别是当登记确认人数较多时,会造成客户排队等待的情形发生,使得客户体验较差。
因此,亟需一种解决办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智能化判客接待方法及系统,无需安排营销人员事先进行拓客邀约,降低了人力成本,另外,基于大数据技术可解决人工拓客的拓客范围存在局限性的问题,提升营销活动的举办效果;邀约成功的客户参加营销活动时,无需进行来访人员登记确认,提升了便捷性和客户体验。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智能化判客接待方法,包括:
步骤1:基于大数据分析技术,分析会有意向参加用户输入的活动的多个目标客户;
步骤2:对目标客户进行在线邀约,将邀约成功的目标客户作为待接待客户;
步骤3:获取待接待客户回复在线邀约时输入的来访信息;
步骤4:基于来访信息,对进入活动的举办场所的人员进行判客接待;
其中,来访信息包括:客户身份和来访时间。
优选的,步骤1:基于大数据分析技术,分析会有意向参加用户输入的活动的多个目标客户,包括:
获取活动的举办城市;
从对应于举办城市的预设的大数据平台上获取多个待分析客户的客户信息;
获取活动的活动内容;
基于预设的客户限制条件识别库,识别活动内容中表征的多个客户限制条件;
基于客户信息,确定待分析客户是否符合全部客户限制条件;
符合全部客户限制条件,将对应待分析客户作为目标客户。
优选的,步骤4:基于来访信息,对进入活动的举办场所的人员进行判客接待,包括:
在来访时间之前预设的第一时间长度的第一目标时间,向待接待客户发送来访确认信息;
获取待接待客户回复来访确认信息时输入的确认来访信息,确认来访信息包括:确认来访时间;
在确认来访时间之前预设的第二时间长度的第二目标时间,获取进入活动的举办场所的人员的第一图像;
基于第一图像,确定人员的第一人员身份;
将第一人员身份与客户身份进行匹配;
若匹配符合,确认待接待客户来访,激活距离举办场所的入口处预设的第一距离的第一点位的第一接待机器人,控制第一接待机器人前往入口处迎接并临时接待待接待客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邮电大学,未经南京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9340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健康餐厅的代谢综合征健康管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畜牧饲养装置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