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医用敷料、制备方法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210787095.0 | 申请日: | 2022-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065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2 |
发明(设计)人: | 蔡晓军;杨超;李林;陈冬帆;陈佳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L15/46 | 分类号: | A61L15/46;A61L15/44;A61L15/42;A61L15/20;A61L15/32;A61L15/28 |
代理公司: | 浙江维创盈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477 | 代理人: | 于岩 |
地址: | 325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用 敷料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医用敷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医用敷料、制备方法及应用,该医用敷料包括基材,所述基材的表面含有季铵盐抗菌剂和明胶凝胶层;其中,所述季铵盐抗菌剂通过贻贝仿生化学策略稳定吸附在基材表面,再通过物理吸附将明胶凝胶沉积在附有季铵盐抗菌剂的基材上,所述季铵盐抗菌剂分别与明胶凝胶层和基材通过氢键、共价键及π‑π相互作用连接,在基材表面形成凝胶微孔结构。本发明的医用敷料同时具有快速止血和高效抗菌的功能,且通过季铵盐抗菌剂与明胶凝胶在基材表面形成凝胶微孔结构,使得该敷料可在快速吸水促进止血并发挥高效抗菌能力的同时,还能有效集聚细胞,维持水分,促进伤口愈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用敷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医用敷料、制备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临床管理急性伤口的首要原则是快速止血和清创消毒,虽然常用的棉无纺布敷料能以绷带形式包扎和保护伤口,并通过快速吸收血液和凝聚激活血小板来发挥止血作用;也可以遮蔽伤口,并通过气体交换和吸收渗液来促进结痂。但传统的棉无纺布敷料止血缓慢且不具抗菌效果,容易导致血液流失过量和细菌滋生,从而诱发感染,延缓伤口愈合进程,尤其在感染多药耐药菌后,还有引起败血症、器官衰竭和死亡等巨大风险。因此,设法提高棉无纺布敷料的止血和抗菌特性,对于急性出血伤口的修复、减少细菌感染和降低医疗成本至关重要。
尽管目前已开发出诸如氧化再生纤维素纱布羧甲基化棉纤维高岭土/无纺布等新型止血性棉敷料;也利用各种抗菌剂整理开发出了多种抗菌性棉纱敷料;但几乎没有研究开发可同时快速止血和高效抗菌的棉纱敷料,并将其用于急性伤口的治疗。因此若能采用一些新技术或工艺将止血剂和抗菌剂同时稳定地整合到棉纱敷料上,或许能构建出一些可同时快速止血和高效抗菌的多功能棉纱敷料。
为实现上述目标,贻贝仿生化学可能是一种简单、适用且富有成效的功能化改性策略。该策略可通过先将含有邻苯二酚基团的小分子化合物分别化学接枝到止血剂或抗菌剂上,而后利用邻苯二酚介导的相互作用(如氢键、金属配位、迈克尔加成和席夫碱反应等)将止血剂和抗菌剂同时整合到棉纱敷料上。事实上,贻贝仿生化学作为一种简单、高效的表面功能化改性策略,已被研究用于棉纱敷料的表面功能化改性。如研究者利用贻贝启发的邻苯二酚/氨基化学,将两性粒子聚(羧基甜菜碱-共-多巴胺甲基丙烯酰胺)@银纳米颗粒(PCBDA@Ag NPs)通过共价和非共价作用轻松而牢固地固定在了氨基修饰的医用棉纱布上,构建出了一种具有优异抗菌能力的抗菌棉纱布,其不仅具有优异的细菌抗粘连和杀菌活性,还具有良好的血液相容性和细胞相容性,利于伤口包扎和愈合。
发明内容
针对棉无纺布处理急性伤口存在的止血性不佳和伤口感染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备简单、功能丰富、促进愈合的快速止血抗菌功能棉无纺布,以用于急性伤口护理,达到快速止血,高效抗菌,吸收渗液,维持伤口湿润愈合环境,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
根据本发明目的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医用敷料,包括基材,还包括:
季铵盐抗菌剂,其通过贻贝仿生化学策略稳定吸附在基材表面;
明胶凝胶层,其通过物理吸附将明胶凝胶沉积在附有抗菌剂的基材上;
其中,所述抗菌剂分别与明胶凝胶层和基材通过氢键、共价键及π-π相互作用连接,在所述基材表面形成有凝胶微孔结构。
优选的,所述明胶与季铵盐抗菌剂的质量比为5:3,所述季铵盐抗菌剂为邻苯二酚化季铵盐壳聚糖;
优选的,所述基材为棉无纺布,所述棉无纺布采用无水乙醇进行预处理。
根据本发明目的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前述医用敷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使用无水乙醇超声清洗棉无纺布(NF),去除表面杂质,随后烘干备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未经温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8709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