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辆下电阶段的怠速降速方法及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784888.7 | 申请日: | 2022-06-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797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4 |
| 发明(设计)人: | 孙志华;朱玲;尤长坤;张红霞;吕晓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L15/20 | 分类号: | B60L15/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达德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0 | 代理人: | 刘瑞越 |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辆 阶段 怠速降速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车辆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辆下电阶段的怠速降速方法及装置,方法应用于MT车型的电动汽车中,该车的电机系统上位机内设置第一怠速降速模块,驱动电机控制器内设置第二怠速降速模块,方法包括:在该车处于驻车怠速且进入下电状态,触发第一怠速降速模块启动,控制第一怠速降速模块获取所需的怠速降速实时转矩,该怠速降速实时转矩按照预设规律逐渐降低,传输至驱动电机控制器;驱动电机控制器基于怠速降速实时转矩,控制驱动电机降速,使得驱动电机在怠速降速目标时长内达到怠速降速目标转速;通信故障时,控制驱动电机控制器的第二怠速减速模块执行相同动作,防止高怠速导致反电动势过大影响控制器寿命,提高了怠速降速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辆下电阶段的怠速降速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动汽车MT车型的开发过程中,驱动电机相比发动机的一些差异,从而导致电动汽车MT车型在模拟燃油车的一些特有工况时需要重新设计以达到同等效果。
电动车相较于燃油车,其驱动电机具有动力响应快、转速范围宽,空载阻力矩和转动惯量小等独特优势,但是,会导致在模拟车辆下电阶段时,转速需要进行特定优化处理才能达到燃油车同等效果。比如,下电阶段出现高怠速时,直接断电源会导致反电动势过高,冲击控制器电容,进而容易造成寿命衰减或损坏,或者在下电阶段出现高怠速时,采用自然降速会导致下电耗时过长的问题。
因此,如何对电动汽车MT车型下电阶段的怠速进行控制,以避免对控制器进行损坏,同时还能达到快速降速的目的是目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发明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车辆下电阶段的怠速降速方法及装置。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辆下电阶段的怠速降速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MT车型的电动汽车中,MT车型的电动汽车包括电机系统上位机和驱动电机控制器,所述电机系统上位机内设置有第一怠速降速模块,所述驱动电机控制器内设置有第二怠速降速模块,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MT车型的电动汽车处于驻车怠速且进入下电状态时,触发所述第一怠速降速模块启动;
控制所述第一怠速降速模块获取所需的怠速降速实时转矩,所述怠速降速实时转矩按照预设规律逐渐降低,并传输至所述驱动电机控制器;
在所述驱动电机控制器接收到所述怠速降速实时转矩时,基于所述怠速降速实时转矩,控制驱动电机进行降速动作,以使得所述驱动电机在怠速降速目标时长内达到怠速降速目标转速,所述怠速降速目标转速为使所述驱动电机在所述目标时长内快速降速的转速,所述怠速降速目标时长为设定值;
在所述驱动电机控制器与所述电机系统上位机之间的通信出现故障时,控制所述第二怠速降速模块获取所需的怠速降速实时转矩,并基于所述怠速降速实时转矩,控制驱动电机进行降速动作,以使得所述驱动电机在所述怠速降速目标时长内达到所述怠速降速目标转速。
优选的,所述控制第一怠速降速模块获取所需的怠速降速实时转矩,所述怠速降速实时转矩按照预设规律逐渐降低,包括:
获取所述驱动电机的怠速降速目标转速;
获取所述驱动电机的实时转速;
在怠速降速目标时长内,判断所述实时转速是否达到所述怠速降速目标转速;
若否,获取转矩-时间函数,所述怠速降速实时转矩满足所述转矩-时间函数,所述转矩-时间函数中随着时间的变化,转矩逐渐降低,且所述转矩-时间函数的斜率满足预设条件,所述预设条件为小于或等于0,在小于0时逐渐趋近于0;
基于所述转矩-时间函数,确定所需的怠速降速实时转矩。
优选的,获取所述驱动电机的怠速降速目标转速,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8488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