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能源车载风力发电机在审
申请号: | 202210761805.2 | 申请日: | 2022-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457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3 |
发明(设计)人: | 武同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同超 |
主分类号: | F03D1/00 | 分类号: | F03D1/00;F03D1/06;F03D1/04;F03D9/11;B60L8/00 |
代理公司: | 南京业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321 | 代理人: | 姜贝贝 |
地址: | 2716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能源 车载 风力发电机 | ||
本发明属于发电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新能源车载风力发电机,包括锥形柱、发电机主体,所述锥形柱的外壁对称设有多个引流扇叶,所述锥形柱的端部设有联动环轴,所述发电机主体的端部设有转动轴,且所述转动轴与联动环轴相连接,引流扇叶的特殊结构和形状,与风接触后,引流扇叶会进行旋转,同时引流扇叶的旋转力度较大,可有效的提高引流扇叶、锥形柱的转速,锥形柱通过联动环轴与发电机主体旋转;本方案可提高新能源汽车的行驶里程,本结构安装于汽车的底部的横梁上,当汽车行驶时,汽车与空气产生的风力会使得驱动电机进行发电,从而获得电能储存到电池中,这样电动车在行驶过程中可实现最大限度的续航。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发电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能源车载风力发电机。
背景技术
目前新能源汽车大多数为电力驱动,通过充电将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充满电,然后通过电动机将汽车进行驱动,且新能源汽车在增加电池密度来增加电量,以达到续航的目的,但由于充电频率高、充电时间长,已成了大多数车主的诟病,这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也造成了影响,现有电动车只能在滑行和制动时做到能量回收,具备一定的局限性。
现有的新能源汽车在行驶时,由于自身只能通过动能回收,来解决增加行驶里程的效果,其实际使用效率较差,提供的电力较少,难以支撑车辆向前行驶移动,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新能源车载风力发电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能源车载风力发电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新能源汽车在行驶时,由于自身只能通过动能回收,来解决增加行驶里程的效果,其实际使用效率较差,提供的电力较少,难以支撑车辆向前行驶移动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车载风力发电机,包括锥形柱、发电机主体,所述锥形柱的外壁对称设有多个引流扇叶,所述锥形柱的端部设有联动环轴,所述发电机主体的端部设有转动轴,且所述转动轴与联动环轴相连接,引流扇叶的特殊结构和形状,与风接触后,引流扇叶会进行旋转,同时引流扇叶的旋转力度较大,可有效的提高引流扇叶、锥形柱的转速,锥形柱通过联动环轴与发电机主体旋转,当锥形柱、联动环轴高速旋转后,可将机械能通过发电机主体转化为电能,并通过发电机控制开关、接通电线储存至新能源汽车的电池中,从而起到增加巡航里程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发电机主体的顶部设有发电机控制开关,所述发电机控制开关的侧壁对称设有两个接线铜片,所述接线铜片的端部均连接有接通电线,当引流扇叶高速旋转后,会通过联动环轴带动转动轴旋转,转动轴旋转所产生的电力即可通过发电机控制开关、接线铜片、接通电线输出至新能源汽车上的电池中。
优选的,所述导风罩为中空圆柱体结构,且所述导风罩为亚克力材质。所述导风罩的长度大于锥形柱的长度,所述导风罩的内壁与引流扇叶之间设有缝隙。使得引流扇叶在旋转时不会与导风罩接触,导风罩同时可防止其他人员与引流扇叶接触。
优选的,所述引流扇叶与锥形柱为焊接或一体式成型,多个所述引流扇叶的顶部形成有锥形柱筒。使得引流扇叶在旋转时,非常稳定。
优选的,所述引流扇叶的外部通过定位机构套设有导风罩。所述定位机构包括L型支柱,所述L型支柱对称分布于导风罩的端部,所述L型支柱的一端与导风罩的内壁相连接,所述L型支柱的表面开设有联动开槽,所述联动开槽的中部设有限定螺筒,所述限定螺筒的中部转动连接有限定螺杆。与限定螺杆配合使用,所述限定螺杆穿过限定螺筒的端部位于定位孔内,只需将发电机主体的端部深入L型支柱的位置处,使得定位孔位于限定螺筒的位置处,接着转动限定螺杆,使得限定螺杆与限定螺筒螺纹旋转,调节限定螺杆的位移,使得限定螺杆穿过限定螺筒与定位孔螺纹旋转,即可将导风罩通过L型支柱、限定螺杆固定于发电机主体上。
优选的,所述联动环轴的底壁开设有多个法兰槽,且所述联动环轴、转动轴为同一个圆心设置。所述发电机主体的端部设有安装组件,且所述发电机主体通过安装组件固定于汽车的底端横梁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同超,未经武同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6180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时空大数据的共享单车多目标优化调度方法
- 下一篇:一种新型一体化防鸟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