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炭基电催化剂与TS-1热催化剂串联的方法及其在电催化氧还原原位制环氧丙烷中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754507.0 | 申请日: | 2022-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255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30 |
发明(设计)人: | 陆安慧;郝广平;董灵玉;关铭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25B11/091 | 分类号: | C25B11/091;C25B3/29;C25B3/07;C25B1/30 |
代理公司: | 大连格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238 | 代理人: | 潘小铁;刘琦 |
地址: | 11602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炭基电 催化剂 ts 串联 方法 及其 电催化 还原 原位 制环氧 丙烷 中的 应用 | ||
1.一种炭基电催化剂与TS-1热催化剂串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TS-1热催化剂与炭基电催化剂按不同顺序先后涂覆在阴极集流体一侧,或将炭基催化剂与TS-1热催化剂混合均匀后涂覆到阴极集流体一侧,得到单侧覆盖催化剂的电极片。
2.一种炭基电催化剂与TS-1热催化剂串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炭基催化剂与TS-1热催化剂混合均匀后涂覆到阴极集流体两侧,或将TS-1热催化剂与炭基电催化剂按不同顺序先后涂覆在阴极集流体两侧,或将炭基电催化剂与TS-1热催化剂分别涂覆到阴极集流体两侧,得到双侧覆盖催化剂的电极片。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炭基电催化剂与TS-1热催化剂串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炭基电催化剂与TS-1热催化剂质量比为0.5:1-1:10。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炭基电催化剂与TS-1热催化剂串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阴极集流体为碳纸、碳布或碳毡。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炭基电催化剂与TS-1热催化剂串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炭基电催化剂为过渡金属单原子掺杂的炭基电催化剂。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炭基电催化剂与TS-1热催化剂串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金属单原子掺杂的炭基电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配制过渡金属M盐水溶液,通过等体积浸渍方法将上述溶液分散到SBA-15固体粉末中,干燥后在H2/Ar氛围下进行氢还原得到SBA-15负载过渡金属颗粒的样品,记作M/SBA-15;
S2,以M/SBA-15为模板,取碳源溶液等体积浸渍到M/SBA-15固体粉末中,经过老化聚合,置于Ar气氛下进行煅烧;
S3,将得到的黑色固体粉末经氢氧化钠水溶液碱洗去除SBA-15模板,再经盐酸溶液酸洗除去过渡金属颗粒,最后得到过渡金属单原子掺杂的炭基电催化剂。
7.一种电催化氧还原原位制环氧丙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以权利要求1所述串联的方法得到单侧覆盖催化剂的电极片为阴极组装流动型电解池;
S2,加入电解液,并向阴极侧持续通入氧气和丙烯的混合气,使其饱和;
S3,采用恒电位方式,各电位持续电解。
8.一种电催化氧还原原位制环氧丙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以权利要求2所述串联的方法得到的双侧覆盖催化剂的电极片为阴极组装H型电解池;
S2,加入电解液,并向阴极侧持续通入氧气和丙烯的混合气,使其饱和;
S3,采用恒电位方式,各电位持续电解。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一种电催化氧还原原位制环氧丙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电极片中炭基电催化剂与电解液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5450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