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稻抽穗期QTL qHd1功能标记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743806.4 | 申请日: | 2022-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447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3 |
发明(设计)人: | 赵雷;周少川;王重荣;李宏;黄道强;王志东;周德贵;陈宜波;龚蓉;潘阳阳;陈俊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中国水稻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Q1/6895 | 分类号: | C12Q1/6895;C12Q1/6858;C12N15/11 |
代理公司: | 北京慕达星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5 | 代理人: | 齐宝玲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稻 抽穗期 qtl qhd1 功能 标记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水稻抽穗期QTL qHd1功能标记及其应用,属于水稻种质资源鉴定及分子生物学技术领域;水稻抽穗期QTL qHd1共显性功能标记包括如下引物:1F:SEQ ID NO.1;2F:SEQ ID NO.2;1R:SEQ ID NO.3;3F:SEQ ID NO.4;3R:SEQ ID NO.5。本发明利用5条引物在同一PCR反应体系中通过常规PCR和琼脂糖凝胶电泳,可准确鉴定出插入型、缺失型、晶4155S型和杂合型基因型,结合品种籼/粳类型亦可鉴定出ZS97型和粳稻型两种单倍型;整个检测过程的操作简单,对不同来源的种质资源的鉴定结果准确性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稻种质资源鉴定及分子生物学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水稻抽穗期QTL qHd1/OsMADS51共显性功能标记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水稻从播种至抽穗可以划分为两个连续的阶段:即营养生长期(播种至穗起始分化)和生殖生长期(穗起始分化至抽穗)。其中,穗分化阶段基本稳定在35天左右,而营养生长阶段的长短主要决定于品种的“三性”(感光性、感温性与基本营养生长性),在不同水稻品种间存在广泛变异。对于任何一个具体品种而言,“三性”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是在特定的育种及栽培条件的影响下形成的,当生长环境的光温条件发生变化时,品种会通过抽穗期的改变以适应环境。因此,对水稻抽穗期相关基因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前期研究中,我们根据珍汕97(ZS97)和密阳46(MY46)构建的遗传群体鉴定到一个感温性抽穗期QTL qHd1。通过精细定位发现OsMADS51是qHd1的功能基因,在qHd1/OsMADS51(LOC_Os01g69850,http://rice.plantbiology.msu.edu/)的第一内含子上ZS97相对于MY46多了1个9.5kb的大片段插入,使得ZS97型等位基因的表达量显著下降,抽穗延迟。为了实现9.5kb大片段插入的准确鉴定,设计了10个呈连续交叠排列且覆盖整个9.5kb片段的分子标记,如果这10个标记均能扩增出目标长度的产物,则表明被检测材料携带ZS97型等位基因,反之亦然。但利用这10个标记进行品种鉴定时,存在以下三点缺陷:由于缺失型和部分扩增失败样品均无条带,会存在较多的假阳性结果;若该品种与ZS97和MY46的等位基因均不一样,无法进行鉴定;无法将杂合型和ZS97型区分开;每个样品都要进行10次PCR扩增和电泳检测,费时费力成本高。
因此,如何准确、高效地对qHd1/OsMADS51进行不同基因型鉴定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水稻抽穗期QTL qHd1功能标记及其应用,可准确、高效地实现不同水稻基因型鉴定。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水稻抽穗期QTL qHd1功能标记,该共显性功能标记包括如下引物:
1F:5'-ggttttcccatgggtgtgat-3',SEQ ID NO.1;
2F:5'-acatgcttaacctcatcacct-3',SEQ ID NO.2;
1R:5'-acaccggtcatgatatgtgc-3',SEQ ID NO.3;
3F:5'-tacatggggtggccatcata-3',SEQ ID NO.4;
3R:5'-acttccatgataatgatgaggt-3',SEQ ID NO.5。
其中,1F、1R对应的扩增产物为228bp,2F、1R对应的扩增产物为314bp,3F、3R对应的扩增产物为417bp。
一种试剂盒,包括上述引物。
上述水稻抽穗期QTL qHd1功能标记或上述试剂盒在水稻种质资源鉴定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中国水稻研究所,未经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中国水稻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4380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