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工程车辆抑尘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742877.2 | 申请日: | 2022-06-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228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30 |
| 发明(设计)人: | 吴佳妮;薛济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B60H1/24 | 分类号: | B60H1/24;B60H1/26;B60H1/30 |
| 代理公司: | 西安铭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23 | 代理人: | 薛俊波 |
| 地址: | 710021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工程 车辆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建筑工程车辆抑尘装置,包括空气导入体、气泵、空气释放体、气压传感器及控制器,其中空气导入体固定于建筑工程车辆车头前方;气泵的抽气口通过前通气管与气流导入体连接;空气释放体固定于建筑工程车辆的车尾后方,通过后通气管与气泵的出气口连接;气压传感器设于空气导入体前方;控制器实时将气压传感器所检测的空气导入体前方的气压值与标准大气压值进行比对,根据二者的差值自动控制气泵的抽排气速度,从而在车辆行进过程中使得车辆前后的气压值始终维持在标准大气压值附近。本发明在建筑工程车辆行进过程中,能够将车辆前方所形成的高压区的空气抽吸并消能后释放到车后方的低压区,从而显著减少车辆行进过程中的扬尘污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境保护领域,特别是一种建筑工程车辆抑尘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工程用车辆一般体积大,载重量大,为赶工期,在路上行驶速度又快,很容易在车过之处产生扬尘,严重影响所经之处的空气质量。
众所周知车辆在行驶中的最大行驶阻力是风阻,而风阻的大小与车辆行驶速度密切关联;空气无死角的环绕在车身周围,车辆在行驶中是在不断地撞击并压缩车头方向的空气,形成高压区,而被车头撞击压缩的空气在车头前行过程会被推开形成气流,并从车辆的四周快速地流过,最终流向车尾的低压区和填补车尾低压区的其它空气共同形成“霾式紊流”,成为车辆扬尘的核心因素,车辆后端空气所形成的涡流会带起路面的尘土,随着车辆的行进,其后方就尘土飞扬了。
有研究表明,车辆行驶产生的扬尘在完全干燥情况下,可按经验公式:Q=0.123×(V/5)×(W/6.8)0.85×(P/0.5)0.75进行计算,式中:Q为汽车行驶的扬尘(kg/km·辆);V为汽车速度(km/hr);W为汽车载重量(t);P为道路表面粉尘量(kg/m2)。表1为一辆10t卡车,通过一段长度为1km的路面时,不同路面清洁程度、不同行驶速度情况下所测得的扬尘量。由此可见,在相同路面清洁程度条件下,车速越快(即风阻越大),扬尘量越大;而在相同的车速情况下,路面尘土越多,扬尘量越大。
表1:不同路面清洁程度、不同行驶速度情况下的扬尘量统计表
表2为车辆行驶扬尘量对比表,测试条件为车辆行驶距离按100m计,平均发车空、重载各44辆次;其中空车重约10.0t,重车重约30.0t,均以速度20km/h行驶,其在不同路面清洁度状况下的扬尘量如下:
表2:车辆行驶扬尘量对比表
由上可知,车辆行驶速度、载重量与扬尘具有直接的密切关系,在无法改变路面清洁程度以及车辆行驶速度、载重量的情况下,要想降低建筑工程用车辆行驶过程中的扬尘量,只有想办法降低车辆形成的“霾式紊流”,目前对于载重量较大、车速较高的建筑工程用车辆还没有一个有效的方法来降低行驶过程中车尾形成的“霾式紊流”所造成的扬尘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建筑工程车辆抑尘装置,在建筑工程车辆行进过程中,能够将车辆前方所形成的高压区的空气抽吸并消能后释放到车后方的低压区,从而尽可能消减车辆高速行进过程中所形成的“霾式紊流”,能够显著减少建筑工程车辆行进过程中所造成的扬尘污染。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建筑工程车辆抑尘装置,包括:
空气导入体,固定于建筑工程车辆的车头前方;
气泵,固定于建筑工程车辆的车体上,包括抽气口和出气口,所述抽气口通过前通气管与气流导入体连接;
空气释放体,固定于建筑工程车辆的车尾后方,通过后通气管与气泵的出气口连接;
气压传感器,设于空气导入体前方,用于检测空气导入体前方的气压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工业大学,未经西安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4287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