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拓扑生成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有效
| 申请号: | 202210738460.9 | 申请日: | 2022-06-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221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2 |
| 发明(设计)人: | 韩赛;王光全;方遒铿;马红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L41/12 | 分类号: | H04L41/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申健 |
| 地址: | 10003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拓扑 生成 方法 装置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拓扑生成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涉及通信技术领域,以解决通用技术无法合理的生成拓扑的问题。具体方案为:获取到M个第一序列和N个第二序列之后,对M个第一端口中的每个第一端口执行第一操作,以得到与第一端口具有连接关系的端口。然后,对于每个第一端口,根据第一端口以及与第一端口具有连接关系的端口,生成第一端口的拓扑连接。本申请可以自动发现网络链路,降低了对网络中节点设备的配置或人工成本的需求。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拓扑生成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网络拓扑是指一个通信网络内,各个节点设备之间的连接关系,这些节点设备包括路由器、交换机、网桥、集线器及终端主机等等。根据各节点设备之间的连接关系信息,能够有效的帮助管理员进行网络故障定位和性能分析。
目前,通常采用人工匹配的方法或者基于网际互联协议(internet protoco l,IP)地址匹配的方法来确定节点设备之间的连接关系。其中,采用人工匹配的方法工作量较大。基于IP地址匹配需要两端设备按照规则配置IP地址。因此,通用的网络拓扑生成方法的适用性较差,且存在一定的弊端,无法合理应用于确定各节点设备之间的连接关系。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拓扑生成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以解决通用技术无法合理的生成拓扑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拓扑生成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到M个第一序列和N个第二序列之后,对M个第一端口中的每个第一端口执行第一操作,包括:根据与第一端口对应的第一序列中的第一端口参数和N个第二序列中的第二端口参数,从N个第二序列中,确定与第一序列的相似度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阈值的H个第二序列,并将与H个第二序列一一对应的H个第二端口确定为与第一端口具有连接关系的端口,以得到与第一端口具有连接关系的端口。然后,对于每个第一端口,根据第一端口以及与第一端口具有连接关系的端口,生成第一端口的拓扑连接。其中,M个第一序列对应M个第一端口,N个序列对应N个第二端口。第i个第一序列包括在预设时间段内,按照预设规则排序的第i个第一端口的第一端口参数,第j个第二序列包括在预设时间段内,按照预设规则排序的第j个第二端口的第二端口参数。M和N为正整数,i为小于或者等于M的正整数,j为小于或者等于N的正整数,H为小于或者等于N的正整数。
可选的,该拓扑生成方法还包括:当与第i个第一端口具有连接关系的端口,包括与第k个第一端口具有连接关系的端口时,生成包括第i个第一端口和第k个第一端口的环状拓扑;k为小于或者等于M、且不等于i的正整数。
可选的,获取M个第一序列和N个第二序列的方法包括:对每个第一端口执行第二操作,以得到M个第一序列中与第一端口对应的第一序列;第二操作包括:将第一端口在预设时间段内的多个第一周期一一对应的第一端口参数按照预设规则排序,对排序后的第一端口参数执行预处理,得到第一序列;预处理用于删除异常数据;对N个第二端口中的每个第二端口执行第三操作,以得到N个第二序列中与第二端口对应的第二序列;第三操作包括:将第二端口在预设时间段内的多个第二周期一一对应的第二端口参数按照预设规则排序,对排序后的第二端口参数执行预处理,得到第二序列。
可选的,预处理包括:确定目标端口参数的平均值和方差,并根据平均值和方差,确定取值区间;删除目标端口参数中不属于取值区间的异常数据;目标端口参数包括:排序后的第一端口参数,以及排序后的第二端口参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3846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天窗加强板、车身加强结构及车辆
- 下一篇:高压抗燃油系统运行的监控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