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适应转速的柴油机润滑油油位调节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737782.1 | 申请日: | 2022-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759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0 |
发明(设计)人: | 刘刚;马帅;魏达;高志雄;刘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柴油机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M11/06 | 分类号: | F01M11/06 |
代理公司: | 天津合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29 | 代理人: | 李成运 |
地址: | 037036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适应 转速 柴油机 润滑 油油 调节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适应转速的柴油机润滑油油位调节系统,包括贮油箱、液力耦合器和油位调节泵,所述液力耦合器进油口连接有第一管路,第一管路进口端伸至柴油机油底壳内;所述油位调节泵为双联泵,其包括抽油泵和补油泵,抽油泵进油口通过第二管路和液力耦合器出油口连接,抽油泵出油口通过第三管路和贮油箱连通;补油泵出油口设有第二补油管路,第二补油管路出口端伸至柴油机内。本发明所述的油位调节系统,使得柴油机内润滑油量能够自适应调整,防止抽油泵长时间高速空转,防止抽油泵因长时间高速空转造成磨损现象发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柴油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自适应转速的柴油机润滑油油位调节系统。
背景技术
柴油机润滑油油位调节系统是在柴油机运转过程中,利用润滑油油位调节泵中的补油泵从贮油箱中抽油,经过止回阀和油管送到油底壳,实现柴油机注油,机油油位调节泵的抽油泵从油底壳将过量机油由抽油管抽出,经过一个带节流器的压力保持阀送回贮油箱。油底壳中的机油油位由抽油管的浸入深度决定。补充油泵的供油流量小于抽油泵的抽油流量,这样防止了油底壳油位过高,使油位达到动态平衡。
补油泵的供油流量小于抽油泵流量,加之在一些情况下,如船用柴油机在一段时间处于倾斜状态,这时候抽油泵会出现无油空转,如果时间较长会造成抽油泵摩擦热量无法由滑油带走产生高温,同时运动件缺少润滑磨损加剧,从而造成异常磨损直至损坏。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自适应转速的柴油机润滑油油位调节系统,实现柴油机内润滑油量能够自适应调整,防止抽油泵长时间高速空转,防止抽油泵因长时间高速空转造成磨损现象发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自适应转速的柴油机润滑油油位调节系统,包括贮油箱、液力耦合器和油位调节泵,柴油机通过所述液力耦合器将动力传递给所述油位调节泵;
所述液力耦合器进油口连接有第一管路,第一管路进口端伸至柴油机油底壳内,其位置和柴油机油底壳中油位设定位置对应;
所述油位调节泵为双联泵,其包括由同一根轴驱动的抽油泵和补油泵,所述抽油泵进油口通过第二管路和液力耦合器出油口连接,抽油泵出油口通过第三管路和贮油箱连通;所述补油泵出油口设有第二补油管路,第二补油管路出口端伸至柴油机内,补油泵进油口设有第一补油管路,第一补油管路和贮油箱箱底设置的出油口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管路设有压力保持阀。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补油管路设有止回阀。
进一步的,所述液力耦合器进油口还连接有第四管路,所述第四管路进口端和柴油机的主油道连通,该第四管路设有节流阀。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补油管路出口端位置高出柴油机油底壳中油位设定位置。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自适应转速的柴油机润滑油油位调节系统具有以下优势:
(1)本发明中,油位调节泵为双联泵结构,柴油机动力通过液力耦合器驱动该双联泵动作,抽油泵抽出的润滑油首先进入液力耦合器,然后输送到储油箱,液力耦合器输出转速大小根据抽油泵抽出的油量大小自动调节,即调节油位调节泵转速,实现柴油机内润滑油自适应调整,有效防止抽油泵出现无油高速空转。
(2)本发明中,第四管路及节流阀的设置,设定了柴油机润滑油抽取作业设定压力,使得本调节系统对柴油机润滑油量自适应调整作业更加有效,保证柴油机内润滑油量保持平衡。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自适应转速的柴油机润滑油油位调节系统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柴油机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山西柴油机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3778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