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赖氨酸盐酸盐测定用前处理辅助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210735308.5 | 申请日: | 2022-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844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4 |
发明(设计)人: | 屠大伟;康峻菡;彭爽;冉静;陈龙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工商大学;重庆万标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G01N30/06;G01N30/60 |
代理公司: | 重庆千石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59 | 代理人: | 周云涛 |
地址: | 400067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赖氨酸 盐酸 测定 处理 辅助 结构 | ||
本发明属于食品检测领域,具体涉及聚赖氨酸盐酸盐测定用前处理辅助结构,包括支撑座,支撑座上开设有若干个环形排列的定位槽口;支撑座上设置有内抵紧单元,内抵紧单元包括内抵紧连接架,内抵紧连接架上由下至上依次安装有下固定筒、中活动筒及上固定筒,中活动筒可相对内抵紧连接架转动;内抵紧单元还包括若干组与若干个定位槽口对应的内定位组件;内抵紧单元还包括内活动杆,支撑座上还设置有外抵紧单元,外抵紧单元包括若干组与若干个定位槽口对应的外定位组件。本发明通过定位槽口、内定位件、内限位件及外定位件的设置,可调整并保持离心管为倾斜或者竖直状态,如此,可适应不同工序中对离心管的位置要求,可大大简化流转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聚赖氨酸盐酸盐测定用前处理辅助结构。
背景技术
ε-聚赖氨酸盐酸盐是从淀粉酶产色链霉菌受控发酵培养液经离子交换树脂吸附、解吸、提纯而来。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于2014年发布公告,批准ε-聚赖氨酸盐酸盐作为食品添加剂新品种。根据GB 2760-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聚赖氨酸盐酸盐在水果、蔬菜(包括块根类)、豆类、食用菌、藻类、坚果以及籽类等中最大使用量为0.30g/kg,在大米及制品中最大使用限量为0.25g/kg,熟肉制品最大使用限量为0.3g/kg。
目前,已有部分实验室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聚赖氨酸盐酸盐的含量。在测定过程中,为保证ε-聚赖氨酸盐酸盐的提取率,有必要对样品进行前处理操作,以期消除其他杂物的干扰从而获得更精准的测定结果。以固体样品为例,前处理的流程大致为:样品粉碎→酸化处理→涡旋混合→超声脱气→离心分层→转移萃取→脱水过滤→稀释备用。在前面五个流程中,大多是使用离心管来盛装需提取的物质,目前,大多是通过操作人员逐个转移及使用各个离心管来实现各个流程间的流转,如此,不仅工作量大,且效率也低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聚赖氨酸盐酸盐测定用前处理辅助结构,解决了离心管在各工序间流转复杂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聚赖氨酸盐酸盐测定用前处理辅助结构,包括支撑座,支撑座上开设有若干个环形排列的定位槽口;
支撑座上设置有内抵紧单元,内抵紧单元包括内抵紧连接架,内抵紧连接架上由下至上依次安装有下固定筒、中活动筒及上固定筒,中活动筒可相对内抵紧连接架转动,中活动筒上连动连接有内抵紧齿轮,内抵紧单元还包括用于驱动内抵紧齿轮转动地内抵紧驱动结构;
内抵紧单元还包括若干组与若干个定位槽口对应的内定位组件,内定位组件包括可转动设置的内传动凸轮,内传动凸轮的外表面设置有与内抵紧齿轮啮合的凸轮齿段,内定位组件还包括开设于支撑座上且与定位槽口连通的内定位通口,内定位通口内通过内定位弹性件连接有可相对支撑座径向移动且可与内传动凸轮配合的内定位件,内定位弹性件作用于内定位件,使得:内定位件的内侧端部能抵接在内传动凸轮上,当内传动凸轮的大径端抵接在内定位件上时,内定位件的外侧端伸长于内定位通口并位于定位槽口内,当内传动凸轮的小径端抵接在内定位件上时,内定位件的外侧端收缩于内定位通口内;
内抵紧单元还包括内活动杆,内活动杆通过内活动上部弹性件连接在上固定筒内,内活动上部弹性件作用于内活动杆,使得:内活动杆位于高位,内活动杆的底端依次贯穿上固定筒、中活动筒并位于下固定筒内,下固定筒上开设有若干个与若干个定位槽口对应的内限位通口,内活动杆上连接有穿过内限位通口且可相对内限位通口上下移动的活动杆连接件,活动连接件的末端连接有内限位件,内限位件的外侧端具有内限位倾斜段和衔接于内限位倾斜段底端的内限位竖直段,上固定筒上还设置有促使内活动杆下移的内活动杆驱动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工商大学;重庆万标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工商大学;重庆万标检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3530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