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蓄电池补电方法、控制系统及电动汽车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735042.4 | 申请日: | 2022-06-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272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9 |
| 发明(设计)人: | 刘云;罗雄;朱彤;韩恩葵;黄家胜;王喜敏;温鑫;范璐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琥新能源汽车(成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L53/00 | 分类号: | B60L53/00;B60L58/12;B60R16/033;B60L53/22;B60L58/10;B60L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张洋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中国(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蓄电池 方法 控制系统 电动汽车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蓄电池补电方法、控制系统及电动汽车,涉及新能源汽车领域。所述方法:首先,中控屏检测到预设周期到来时,获取蓄电池的压常电信号;然后,若中控屏判定压常电信号的值低于预设阈值,则唤醒处于休眠状态的整车控制器,并向整车控制器发送开始补电请求;最后,整车控制器基于接收的开始补电请求,唤醒处于休眠状态的直流变换器,并控制直流变换器对蓄电池进行补电,从而免蓄电池出现馈电情况,进而降低人工补电带来的高人力成本和设备成本,并提升客户的使用体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蓄电池补电方法、控制系统及电动汽车。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是纯电动力三系统,较传统燃油车增加了很多整车控制器和用电器。在电动汽车停止运行及存放时,由于各用电器及整车控制器存在较大的暗电流,使得蓄电池电量流失较快。当电动汽车存放时间较久时,蓄电池会出现馈电情况,将导致电动汽车内的各用电器无法上电及运行。此时,只有通过人工方式重新给蓄电池充电,电动汽车内的各用电器才能上电和运行。这种情况不仅会增加车辆售后维护的人力成本、设备成本,也降低了客户的使用体验。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蓄电池补电方法、控制系统和电动汽车,能够避免蓄电池出现馈电情况,进而降低人工补电带来的高人力成本和设备成本,并提升客户的使用体验。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这样实现: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蓄电池补电方法,应用于电动汽车中的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中控屏、整车控制器和直流变换器,所述中控屏与所述整车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整车控制器与所述直流变换器电连接,所述电动汽车还包括蓄电池,所述中控屏与所述蓄电池电连接,所述直流变换器与所述蓄电池电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中控屏检测到预设周期到来时,获取所述蓄电池的压常电信号;
若所述中控屏判定所述压常电信号的值低于预设阈值,则唤醒处于休眠状态的所述整车控制器,并向所述整车控制器发送开始补电请求;
所述整车控制器基于接收的所述开始补电请求,唤醒处于休眠状态的所述直流变换器,并控制所述直流变换器对所述蓄电池进行补电。
可选地,所述电动汽车还包括动力电池,所述动力电池与所述直流变换器电连接,所述整车控制器控制所述直流变换器对所述蓄电池进行补电的步骤包括:
所述整车控制器发送开始使能指令和开始补电指令至所述直流变换器;
所述直流变换器基于所述开始使能指令,接收所述动力电池输出的电流;
所述直流变换器基于所述开始补电指令,将接收的电流的大小转换为预设大小,并输出至所述蓄电池,以对所述蓄电池进行补电。
可选地,所述电动汽车还包括动力电池和多个用电器,所述整车控制器与每个所述用电器均电连接,所述动力电池与每个所述用电器均电连接,在所述整车控制器基于所述开始补电请求,唤醒处于休眠状态的所述直流变换器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整车控制器检测所述电动汽车是否满足预设上电条件;
若所述整车控制器判定所述电动汽车满足预设上电条件,则控制每个所述用电器接收所述动力电池输出的电流,以对每个所述用电器进行上电。
可选地,所述整车控制器与所述动力电池电连接,所述整车控制器检测所述电动汽车是否满足预设上电条件的步骤包括:
所述整车控制器分别检测所述动力电池的电量是否大于预设电量、所述电动汽车的档位是否为预设档位、所述电动汽车的车速是否小于预设车速、以及每个所述用电器是否存在上电故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琥新能源汽车(成都)有限公司,未经金琥新能源汽车(成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3504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